第176页

“我纠正一下,入股的不是我个人,也不是皇家,而是帝国政府。这件事儿咱们以后还得重新规划一下主体,把帝国政府换成一个部门或者一个代理人更恰当。当然了,只是形式上的变化,所有业务经营还和以前一样,罗兄还是大宋商人,做的买卖也都是合法生意,我也不会让罗兄做有损于大宋的事情,你和你的家族完全没必要背负什么精神上的负担。”罗有德的这句玩笑话,也是在向洪涛表态,他以后还想和洪涛继续合作。这就是商人,在不太牵扯国家利益的时候,他们并不太看重国家概念。洪涛也没让罗有德失望,他也明确的向罗有德表了态,打消掉罗有德心里的一部分顾虑。

“先生,能不能给我一天时间考虑考虑?”文南就没罗有德这么痛快了,他不是商人,必须要选边站队,而且这次也没法反复了,一旦选好了队伍,就得和另一边彻底割裂。

“没问题,我给你两天时间,两天之后我就要回去了,过些日子我还得去一趟卡尔的故乡。罗兄,带去的货物你抓紧准备。如果文兄愿意回来帮我,那正好可以跟着舰队一起走,去见见那些国家的样子,很有意思啊,外交部长嘛,以后和他们打交道就是你的工作了。”洪涛觉得按照文南的性格,确实不太可能马上答应自己或者拒绝自己,这么大的事情也应该让他考虑好再做出最终选择。不过该加的料还得加,用去欧洲来小小的诱惑一下也未尝不开,这些天罗有德肯定没少和文南谈欧洲的见闻,不想亲眼去看看的肯定不是正常人。

“那舟船转运使怎么办?难道说先生要放弃大宋?”文南还有一个顾虑,他始终不能完全抛开大宋不管,这里毕竟是他的祖国。

“那倒不会,只是这个转运使船队还能不能得到朝廷的认可就不好说了,到时候没准是朝廷自己把它取消掉呢。另外这个船队的目的也算达到了,我会在明州外海常驻一支舰队,防止蒙古水师从海面上偷袭。你们恐怕还不知道,蒙古人正在偷偷建造船只,这也是他们一年多来没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根本原因。为了防御登州和金州这两个港口不被袭击,他们在附近驻扎了很多精锐部队,我估计沿海的不少重要港口和河流也都会严加看管,现在蒙古国把兵力全调到沿海地区了,他们打算和我在海面上决战。”对于文南提出的这个问题,洪涛自己也没有准确答案,一切还得看自己的使节向大宋朝廷正式通告金河帝国建立的消息之后,大宋朝廷是个什么反应。

“实不相瞒,不光是蒙古人在建造水师,朝廷也有更换原本水师小船的打算,只是目前还没定论到底用何种船型。有人主张就用鲑鱼级改一改来当做战船,有人主张向先生索要蛟鲨级甚至虎鲸级的图纸自行建造,勿求一步到位,吴大人就是后一派人里的。他觉得先生能把水泥此等重要的发明都无偿拿出来献给朝廷,再提供一点造船的技术应该没问题。”文南听了蒙古帝国正在建立水师的事情一点儿都不奇怪,看来大宋朝廷也不是全废物,这个消息他们应该早就知道了。

“呵呵呵……我对吴大人倒是没什么意见,这就叫价值观不同,他应该是没看过我的《海权论》,否则就不会向我提这个要求了。这得怪你啊,你就不会把我的书到处送一送,非等人家去自己买啊!”要不说洪涛脸皮厚呢,就好像他的书多热销一样。

“洪……陛下,您还是冤枉文兄了,他确实送了……但据我所知,大部分人都不太愿意看,嘿嘿……”罗有德帮文南说了句公道话,他虽然对洪涛改了称呼,但那个漫不经心的劲儿,还不如不改。

第075章 银行业务

“其实先生的书在广州、泉州卖得都挺好的,已经加印过两次了,只是……”文南不太同意罗有德的说法,毕竟这本书也有他的一半儿功劳,被别人说没人看他自己就不乐意。

“算啦,我也没指望他们愿意看,想让一些人改变这里是最难的,官越大越难改!”洪涛撇着嘴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其实他自己都没对这本书抱多大希望,这只是他的一个小尝试,既然还能加印两次,这就说明有效果了,能让一百个人同意自己的主张,那就没白写。

“其实朝廷不光在打先生战舰的主意,他们还想铸造火炮。从去年年底开始,朝廷就调集了不少铸造工匠开始试制,具体进度我也不清楚,为了此事,郑相还曾经找过我询问火炮的细节,我以不懂为由搪塞过去了,我确实不懂!”文南点头同意了洪涛的观点,当初他到金河湾的时候,也是从心里看不起洪涛这一套东西的,只认为是凭借一两件物品犀利暂时获得了一些优势,不能长久。可是经过几年的观察、研究,他现在已经大部分认同了洪涛的理念。金河湾的发展过程他全看在眼里,与大宋相比,那才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家,甚至更符合圣人教化里的某些观点。

“无妨,我不担心朝廷学会我的技术,其实我一直都在做的就是让大家慢慢学会,不是学表面、也不是学某一点,最好学一套走。可惜啊,事情不总都按照我的想法发展,但我并不灰心,我觉得这样做还是有效果的。我最担心的是朝廷把火炮研制出来之后,一旦被蒙古国拿走,那就有点麻烦了。所以到目前为止,战舰和火炮的技术我还得捂着,等彻底解决完蒙古帝国这个大威胁之后,再琢磨技术扩散的事情。”大概知道了蒙古帝国的火炮研发进度,洪涛对大宋朝廷的进度基本也就不担心了。就铸造和冶炼技术来讲,原来的蒙古人肯定被大宋甩好几条街,但架不住人家真使劲儿学啊。再加上中亚、西亚地区的波斯人、大食人的技术都被蒙古人所掌握,各方面一综合,恐怕现在双方都差不多了。蒙古人搞不出来,大宋朝廷也很难有什么重大突破。

文南没让洪涛等两天,他当天就和洪涛在小楼里聊了很久,认真的听完了洪涛对于君主立宪制的构想和对未来国家的展望,第二天中午就带着妻子和孩子登上了金河号。用他自己的话讲,洪涛这套东西正是大宋所有士人追寻的理想,尤其是君主立宪制,这简直就是在完成士人阶层几辈子的理想。既然在大宋这套理念还不能实现,那他就充当一次探路者吧,跟着洪涛去探索一二。如果侥幸获得了些许成功,他必自己著书立说,反过头来把自己的成果告诉大宋的读书人,让他们自己选择该如何取舍。

洪涛倒是不介意文南这种拿金河帝国当试金石的态度,其实自己也是这么想的,成功与否谁也不知道,正好一起去探索探索。失败了也和大宋没什么关系,成功了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可以更直观的告诉宋人,这么走能走通,愿意更进一步的就赶紧照猫画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