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地球是个圆的,所以在大海上直线观察目标的范围有限,就算站在十几米高的桅杆瞭望台上,再配着望远镜,天气还特别好,理论上也只能看到30多公里之外的一艘小船,实际上也就20公里左右。在摇摇晃晃的桅杆顶上用望远镜观察,是个非常难受的活儿,看一会你就头晕眼花了。
20公里远吗?对现代军舰来说不远,都能直接开战了,但是对13世纪的帆船来说,真是有点远,两艘船面面对开,差不多要一个小时才能碰面儿,还得是海波号这样的快船。当水手们全部准备停当之后,对面的船只在甲板上还看不到呢,一甲扳的水手都是瞎子,只能听着艉楼上的指挥官发令。其实艉楼上的指挥官也是瞎子,他也得听桅杆瞭望手的。
“单桅帆船两艘,大概……15米左右,航向280!航速未知!”瞭望手一边用望远镜观察,一边告诉旁边的副手,副手再扯着脖子向甲板上喊。干这个活儿要求非常高,你不光要熟悉角度、坐标,还得有一双好眼睛和一张好嘴,既要看得见还得喊得明白,能让船长听懂。
“左舵5……”洪涛手里捧着一个盘子大小的玩意,低着头看了一会儿,又发出了命令。这玩意也是他对这个时代的另一大贡献,简易罗盘!根据指北针改进过来的。不得不说广州金匠的手艺就是比振州的强,银盒子做的精致无比。有了这个东西就可以随时在海面上大概了解到自己船只的行驶方向、对方船只的行驶方向。
第011章 实战演练
“左舵5!”洪涛每说一句,卡尔就在他身边大声喊一句,大副就是船长的执行官,准确传达船长的命令,是他的工作之一。
“左舵5……左舵5……”随着卡尔的喊声,甲板上就像出现了回声一样,一层一层的传到了桅杆上。那些站在横衍上的水手听到命令之后,就会按照操帆长的命令,开始变换每面风帆的角度。这种欧式横帆可以提供足够大的驱动力,但是操作起来太麻烦了,舵台上传来一个命令,十几个操帆手要在桅杆上上蹿下跳折腾好一会儿。别看风帆战舰互射的时候全是炮手在出风头,其实能不能获胜,多一半的功劳全在这些操帆手身上,他们必须根据船长的命令,每时每刻的调整风帆角度和面积,让帆船保持足够的动力。而且炮手有厚重的船樯保护,操帆手啥也没有,连躲都不能躲,横衍上就有不到十厘米宽,一只脚都踩不全,有什么东西过来,你也只能硬着头皮顶着,掉下去不是摔个半残就是和大海亲热去了,结果都是一样的。
“阿蛟,见过这种船吗?”洪涛在望远镜看到的船只模样很怪,它没有船首楼或者艉楼,却在船中间弄了个尖顶屋子,自己从来没见过,只好把望远镜递给已经穿戴整齐的泊蛟。
“没有……”此时站在船艉楼上已经能用望远镜清晰看到对方了,阿蛟这半年多来一直充当捕鲸队的队长,带着捕鲸者号往来于南海海面上,见过的船只很多,他只看了几眼,就肯定的摇了摇头。
“那就好办了,东北风……嘿嘿,是小鬼子的船,他们乘着季风要去大宋朝。记住这种船型啊,以后和他们打交道少不了,只要在没人的海域碰上,一律攻击,能抓的抓起来,抓不住的就击沉,落水的挨个用鱼叉捅一遍才可以!”洪涛大概知道对方是谁了,现在正是冬季季风开始的时候,日本那边的船只开始一年两次的西渡了。他们要借着东北风往南宋跑,等夏天的西南风刮起来,再坐船回日本。为啥不是朝鲜人呢?因为朝鲜人有山东半岛的航线可以走,那里航程更短更安全。
“是,我去拿画板!”泊蛟算是洪涛看到过最有绘画天赋的孩子了,他那一手工笔加素描的绘画手法,已经可以挂到苏富比去拍卖了,如果有机会,洪涛还想让他去专门学学绘画,说不定会比当船长的成就高。
“右舵3!撞击第一艘的尾部,右舷准备攻击第二艘船!”日本船,洪涛仿佛看到了一大群奴隶,这尼玛不是白送吗!至于如何同时攻击两艘船,洪涛觉得可以充分利用海波号的船体结构。通过这几年对大宋造船技术的了解,洪涛就能猜出来日本船是个什么结构,薄皮大馅的可能性非常高。海波号的船板有40厘米厚,里面每隔80厘米还有一根30厘米粗的肋条,如果这还能被撞伤,那这条船就得返厂重新设计,不合格!
“是不是先警告一下,让他们投降可以连船带货物都拿到手!”卡尔身上不愧流着十字军强盗的血液,时刻都想着人财两得。
“你会说日语?”洪涛斜着眼扭头看了卡尔一眼。
“……不会……”卡尔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