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页

我都已经帮你到这份上了,要是你不领情,不自己出面去了结这些乌七八糟的事,那我就依律判罚,到时候你别怪我心狠手辣!

“今时是今时,往日是往日!”叶钧耀已经不是最初的菜鸟县尊,此刻对齐齐叫嚣的祖制,他显得很淡定,一拍惊堂木就沉声说道,“照你们的说法,这些年在江南推行的均徭里甲也好,一条鞭也好,难道全都是违反祖制?嗯,谁若是如此认为,那就站出来给本县看看!”

此话一出,下头暂时鸦雀无声。要知道,均徭在前,一条鞭在后,从嘉靖年间开始在浙江和南直隶小规模试行,而后推行到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现如今浙江几乎全面推行,南直隶这边虽有海瑞领衔,可一直步履维艰,至今尚未深入到徽州府。虽说朝野对此颇有非议,可作为区区里长的升斗小民站出来说这是违反祖制,谁那么大胆子?

面对这一幕,叶大县尊很满意。他瞥了一眼藏在书案下头左手上那几张纸片——这就是昨夜他和汪孚林吴司吏以及刘会商议到深夜之后,集思广益预备的各种小抄,上头记述着各种突发情况应对方案,其中祖制这一条就是早在预料之中的。接下来,他对广大里长摆事实讲道理,说明了这些年各地对于祖制的种种变通,强调了这是沿袭和发扬,而不是违反,好容易说完这些,他口干舌燥后喝了口水,觉得有些累了,这才扫了一眼刘会。

“户房刘司吏,你代本县给各位里长讲一讲,各里收各里的宗旨。”

汪孚林知道叶大炮是大炮放得有点累了,这才让刘会代劳,索性自己也顺带靠着门休息一下。虽说这地方宽敞得能放下一张椅子,可毕竟影响不太好,他又不是担着个师爷名头的李师爷。

刘会倒不比叶县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直截了当地说道:“各里收各里,第一年里长先收,其后每年从各里中不分里长甲首,拣选十户人丁以及田亩全都居前者为小粮长,十年一轮,管收本里之粮。然后,汇总由各区大粮长解送上京。而所有当年未曾轮值的本里人户,则各自出帮贴银子,以供小粮长收粮,以及大粮长路上所用。每里总共就一百一十户,征收不累,且本里全都是熟人,比大粮长奔波一区征收,要简便许多。”

全里一块帮贴?

里长们顿时面面相觑,不少人的眼神中,全都闪烁着意动的光芒。这若是帮贴多少全都掌握在自家手里,倒不用像从前那样被那些大粮长占便宜!

不等下头里长们提出同意或不同意的意见,刘会又继续说道:“为防出现之前征输库收粮,粮长私置大等,加收银两的弊政,届时会官府会下发官等,悬于歙县各大城门,让解纳银两的百姓复秤。而若是手头没有银两可供完税的百姓,县尊已经与本县出资设义店收纳粮食的各家大户商定,于夏税秋粮期间,由义店根据当时收粮时价浮涨一分银子,收取相当于完税银两的粮食。若是里长一次性收齐所有应交税粮,到义店出卖,则每石浮涨一分半银子。而每区大粮长,则给予该粮区所有贴役银的三分之一作为解运上京的路费,以示优抚。”

此话一出,眼见下头再次哗然一片,叶钧耀方才重重咳嗽了几声,发现这些里长丝毫没有安静的趋势,他不得不重重又拍了两下惊堂木。

“本县知道,里长之役本就繁重,从前也有催科收税之责,但从来没有过明路。如今骤然各里收各里,难免会心存顾虑。本县的宗旨是,各里赋役均平,贫者富者各司其职,不至于每次佥派粮长的时候,一个个都只会推三阻四。之前歙县一众乡宦大户共同出资成立义店,这是一心为本县乡民谋福利,本县感动之至,再加上有感于当初征输库第一天收税就闹出了民户粮长厮打,故而才一力推出各里收各里之政……”

接下来,叶大炮再度施展出了招牌的话术,汪孚林掏了掏耳朵,却知道所谓贫者富者各司其职,只不过是一个口号。真正的大户那是没人敢去触及的,能够做到的公平,也只不过是相对公平,而且很可能只在叶钧耀这一任有效。可那又如何?在张居正还没当权,尚未满天下清查田亩的情况下,徽州府根本就没法推行一条鞭,那样只会更不公平。他要的只是把粮长之权直接下放,让里长成为变相的小粮长,同时用适当提高粮价的办法,给他们一点甜头,减轻赔补的压力。

说到底,叶县尊刷政绩,他替自己以及一系列盟友刷声望的同时努力赚钱,仅此而已。

由于竦川汪氏正深陷各种官司的恶心泥潭暂时脱不开身,因此今天无人搅局。里长们就算本来有牢骚的,也少不得细细思量这其中的好处。毕竟,本来他们也是带着乡民缴纳税粮以及银钱给粮长,有时候还得受盘剥,可现如今风险和好处并存,这就值得去试一试了。于是,当早堂散了之后,一众里长行礼后鱼贯退出县衙之后,相熟不相熟的不免全都聚到了一块。

至于自感现如今越来越有权威的叶大炮,从角门退堂时,连唇上那抹小胡子都翘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