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页

雷晓飞的思路是要让戏班的人唱一些粤语的歌,他这样构思有他的想法。这地方的人说的是粤语,唱粤语的歌就能让人倍觉亲切,而且能让人听慬,这样,观众自然会多,对酒楼的生意有益。同时,他也想为拓展南粤的文化,做上一点贡献,毕竟自己两世都为南粤人,带有浓厚的乡土情结,当然就希望自己的家乡越来越好。

雷晓飞边拨着那把不知名的乐器,边把前世自己认识的歌重温了一遍,最后决定把一些前世的粤语民谣,《落雨大》、《卖荔枝》、《月光光》等等,传唱出去。

而准备让乐师演奏的曲目,雷晓飞没有选择二胡的典范曲《二泉映月》,也没有选择琵琶的经典曲《十面埋伏》,而是选了几首悠扬、简单、好听的流行曲,如用二胡独奏刘德华的《一起走过的日子》,用琵琶独奏蔡国权的《童年》等等。

第296章 首演成功

接下的几天中,雷晓飞就把精力放在了戏班里,指点戏班的人按他的要求,苦练他布置的曲目。

这几天,张真人和洪七公也没有来烦他,让他为自已的挑拨离间计见效,窃喜上一通。

雷晓飞在辅导戏班的同时,还带人在食档处搭建了一个表演台,准备在食档也进行同步演出。

食档的表演台,雷晓飞建得别出心裁,食档是呈回字型建造的,雷晓飞就把表演台建在回字型的中央,而且他还把表演台建成一个圆形,让人看上去就似是在水中央冒出一个倒盖的大圆盘。

表演台做好后,戏班的那边也已准备得七七八八。这时,日子已近农历新年。雷晓飞再提前两天,为这事做了宣传,他的宣传语很简单,只有两句话,就是:在吃饱肚子的同时,满足耳朵。画舫酒楼举办了尝美食,享耳福的活动。

别树一帜的宣传,一下了就抓住了人们的眼球,看过的人都不禁疑问:吃还能满足耳朵?于是人们就竟相查问,一时间,穗城的街头巷尾,都流传着这条宣传语,雷晓飞的宣传,给了穗城人们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悬念,成功地把众人的好奇心带了出来。

到了表演的那一天,不但画舫里高朋满座,食档中也座无虚席,还有更多的没有订到座位的人,围在食档的周围看热闹。如果不是雷晓飞怕画舫承载不了,让高峰守在四曲桥头,相信画舫早就让人挤爆了。

被雷晓飞雷大人安排到画舫进行首演的“小凤仙”。“小凤仙”自小就上台表演,演龄已有七八年,虽然年岁不大,也算久经战阵了。但在这样豪华的地方演出,面对四面八方目光,她还是有点怯场了。以往的演出,是她站在高高的台上,望着台下的观众,而且观众也只是集中在正前方的位置。而现在,观众不但在前后左右,连头上的二楼也有,来自上下左右前后的目光,让她感到了压力。

雷晓飞早就预估到会有这情景。“小凤仙”虽然是吃表演饭的,但她毕竟还是个十六七岁的孩子,要她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去表演刚刚学会的东西,难免怯场。雷晓飞就在演出前夕,悄然地来到了画舫的门口,对“小凤仙”抬起了手臂,紧了紧握着的拳头,以示支持。

“小凤仙”见新的授业恩师坐镇,马上定下心来。她凝了会神后,挥手让同台的乐师奏起乐曲的过门来。一阵欢快的二胡、琵琶合奏后,一个黄莺出谷般的声音随即响起,同样欢快的歌声,瞬间充斥了整个画舫,《彩云追月》的明快旋律,也随着歌声、乐器声,绕画舫内部一周,再向外袅袅飘荡而去。

除了雷晓飞外的整个画舫酒楼中的所有人都醉了,醉在了欢快的歌声中,醉在了明快的旋律中。

当代的人哪曾听过如此妙蔓的歌,哪曾见过如此新奇的表演。当地语言的歌,乐器伴奏的唱法,已开了历史的先河,让人惊奇;歌词的通俗明了,朗朗上口,曲调的欢快流畅,顿挫抑扬,都是那么新奇,那么让人迷醉。加上“小凤仙”那清秀脱俗的、清脆动人的歌喉,更让人如沐春风,徜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