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页

于是,一场明争暗斗、唇枪舌剑就在皇宫大殿上展开了。

户部和工部侍郞千方百计阐明铁资源下放的弊端,而丹枫和周学士则想方设法证明铁资源下放的好处。一时,大殿中你来我往,公说公理,婆说婆理,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执政的太子为难了,他何尝不知道这是保皇派和皇爷派系之间的利益之争,他也知道这事中的利与弊。但却苦于自己资历太浅、羽翼未丰,父皇又病卧在床,不能有所作为。最后,他只好以事情重大,容后再议,来停止这场争端。

忠王一方却并未因此甘休,他们见丹枫竟敢向他们的利益着手,就联合向丹枫发难,说他到湖广任职有一年多了,却没有做出一点成绩,有负圣恩。

幸好,左、右丞相都是保皇派,而且他们也清楚丹枫和湖广地区的现状,就忙替丹枫解释、开脱,说他已找到改革方法,准备开始改革试点,并把丹枫的合作、互助生产模式的提议呈上。

保皇派和皇爷派系之间,又一次在皇宫大殿展开剧烈争辩。

近期早朝,诸如此类的争端多不胜数。凡是牵涉到忠王利益的,都要争执一番。而且,忠王又心怀天下,所以,哪样能不牵涉到忠王的利益呢?就像现在的争端,还不是忠王为了派自己的人来控制湖广地区而引发?

太子虽然心知肚明,却苦于无力裁决。他心中清楚,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忠王的阴谋得逞,但现在又还不是公开开罪忠王的时机。太子正不知应如何调解这事。

就在太子左右为难之机,左丞相急中生智,提议组建一个考察团,去考察了丹枫的业绩后,再行定夺。因为左丞相了解丹枫的为人和本事,也清楚太子现在的处境,所以提出了这个既公正,又能缓解双方冲突的建议。

左丞相的提议,很快得到了双方的认同。旋即,双方又为考察团的人选大战一场,最后还是由太子和忠王共同敲定了,让铁面无私而又不是两派的人的吏部侍郞李侍郞带队,团员则是两派各有两人,才平息了这场争端。

丹枫告诉雷晓飞,如无意外的话,李侍郞带队的考察团这两天就要到达穗城,所以丹枫才急着召雷晓飞来,商量对策。

听完了丹枫的述说后,雷晓飞不禁心中感慨万千:鲁迅先生不是曾说过,“中国是搬动一张桌子也要流血的地方”吗?历史唯物主义早就告诉了人们,落后势力从来不甘心退出历史的舞台,他们一定会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千方百计地阻碍新生事物的发展。

世界上任何一种改革,必然要触犯到原有系统的既得利益,换句话说,要改革就要斗争,要改革就要流血。这也是中国历来改革遭遇的必经过程,在雷晓飞前世如此,在远古的今生也如此。

雷晓飞心中迅速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适应这形势的变异。现在自己既然已陷入了这场避无可避的政治斗争旋涡,唯有奋力搏杀,从中杀出一条血路来,才能保护好自己,保住丹枫、周学士等一干与自己戚戚相关的人。

想到这些,雷晓飞顿时豪气丛生,他对丹枫说道:“丹叔叔,水来土淹,兵来将挡,您就放心把这事交给我来办。管他什么考察团,我们不能因它的到来而自乱阵脚,我们还是按上次商量过的计划行事。”

此时此刻,雷晓飞已做好了搏风击浪的思想准备。既然避无所避了,就只有迎头死磕。这就是雷晓飞的办事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