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居然这样停?不会掉下去吗?”看着半悬在外的飞机,杨锐哑然失笑。
“不会,大人。”叶在馥道。“这样停放飞机重心还在舷内,伸出的横杆只是一个支撑。如果按照之前那样停放,整个飞行甲板不但不通畅,排机作业也不方便。改成这样,不但排机方便,一次出击的数量也能大增。”
一百一十架飞机因为空间限制,很难在一波攻击中放飞,而一波放飞的飞机数量,又关系到航母作战兵力和攻击效果。因此,如何在飞行甲板上最大程度的排机,并利用上层机库、升降机排机就是一件极具挑战现场管理能力的事。为了增加一波放飞飞机的架次,上层机库已设计成可以暖机的开放式机库,飞行甲板也尽可能加长——按照并不成熟的经验,长两百二十米左右的飞行甲板一波可放飞三十架飞机,两百五十米为四十五架左右,两百七十米则在五十架以上。当然,这是以战斗机、俯冲机、鱼雷机三者数量一比一比一来算,若战斗机或俯冲机占多数,则数字还能增加。
虽然并不了解美军航母确切的机种编制,但可以肯定其战斗机不可能占到一半,这等于说一旦遇到攻击,在攻击编队护航战斗机的纠缠下,真正能阻止俯冲机和鱼雷机只能是防空火力。而从照片上所得知的美航空母舰防空火力密度判断,基本一攻击就死的结局,而增加第一波放飞的飞机架次,它们将死的更快、更彻底。
“避免被发现、避免被击中、避免被击穿、避免被击沉”,航母作战四层防御原则在进攻时是可以倒过来理解的。正在进行的“天眼”计划针对“避免被发现”,竭力增加一波放飞飞机架次针对“避免被击中”,而改良的、价格昂贵的钨芯穿甲弹和新型高空高速航空鱼雷则针对“避免被击穿”,最后“避免被击沉”就在于美军的损管能力和己方的炸弹威力了。
“一次能放飞多少?”杨锐看向犹在为快速造舰而激动的谭根。
“六十架最少!”谭根红着脸答道:“我们现正正想办法力争做到一次攻击放飞七十二架。”
“六个中队?”杨锐默算了一下,感觉这个数字极为庞大。
“是的,六个中队。”谭根自豪道。除了新补充的少部分飞行员,新长宁号上的飞行员全是老鸟,他相信在自己的管理下能达到这个数字。
“要是出去跑空了呢?”杨锐笑问,故意要为难他一下。
“跑空?”谭根猛一愣,他随即泄气,声音低了不少,“侦察机主要靠雷达搜索,一般情况下很难出错,不过作战时侦察机与母舰的通讯是否顺畅、发报员是否能把敌舰方位准确汇报,这都是要靠妈祖保佑的东西。如果第一波攻击跑空,就只能寄希望于第二波攻击,如果第二波还跑空,那就是运气不好、人品太次。”
“你明白就好。”杨锐点头。“战场上什么都可能发生,因此不要绝对;战场上任何选择都有得有失,所以不可犹豫。”
“谨记大人教诲!”谭根大声道,口水差点碰到杨锐脸上。
“这只是战场决策原则,任何一个战场指挥官都学过,什么教诲不教诲的。”杨锐不想自己被下面当领袖供着、每一句话都成为圭臬,是以再道。他说的时候正好走到舰桥,手撑到舰桥外墙时,他忽然发现这居然是铝。“这是铝合金?”他奇怪道。
“是,大人。飞行甲板虽然用的是复合装甲,但依然有两千多吨。为了减低重心,水线以上一切部件都要减重,舰桥因为是舰上最高建筑,所以是重中之重。”叶在馥道。“它不但设计的低矮,非承重部位全都换成了铝合金,还有那些一百二十七毫米高射炮也全部去除,远距离防空交给驱逐舰和巡洋舰。”
“着火怎么办?”杨锐问道。铝合金也不是不可,但铝合金一遇热强度就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