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架?”杨锐掏出手绢擦了擦嘴,很是吃惊。“哪里去找那么多飞行员?”
“先生,我的计算是在台湾本土拒止日本海军需要四百架,沪上、天津、东北、朝鲜各一百架,剩余两百架作为机动兵力。”徐敬熙考虑这个计划不是一天两天了,一开口就是兵力分配方案。“我们现在已经招收一百多名飞行员在培养,那飞机再难开,一年的培训时间也是足够了;另外飞机发动机厂去年就已经开工,最迟今年年底就可以生产飞机。而千岛湖那边湖面宽广,又是革命根据地,把飞机训练场放在那里,不但保密而且地方也够大。”徐敬熙道。
“一年时间?飞行员怕是练不好的。”杨锐摇头的,按照二战的经验,似乎一个飞行员的培养要两年时间,不过那是二战,他其实也不知道一战的飞行员要练多久才能算是培养好。
“那我们现在就可以买进几十个转缸发动机,一边招人的同时一边开始基础训练。”徐敬熙道:“先生,按照各国的情况,一般的飞行学校两到三个月就可以让学员试飞了,法国的航空部队训练只有六个月。我之所以估计为一年,是因为飞行员要学会怎么释放鱼雷,另外飞行的地点是在海上,飞行员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适宜海面飞行。再就是因为潜艇和飞机出动的晚,如果是在后年开战,那么他们应该是在14年的下半年或者15年年初才行动,训练他们的时间是足够的,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在海边训练的保密问题。
潜艇部队、飞行部队,还有就是台湾的渡海作战部队,台湾多有疟疾,最好的办法是派遣福建的部队渡海作战,同时为了保障作战部队的物资,厦门、福州等地,要有一个能满足其作战的兵工厂,这样通过飞艇也好,通过潜艇也好,弹药都可以顺利的运送过去。”
徐敬熙的计划极大,基本是海陆空三军配合作战了。杨锐只想着实现计划的难度,觉得这虽然异想天开,但却有可实现性。成本上考虑的话,飞机的成本则要比潜艇少得多,一架飞机也就是一万多两,并不值钱,而飞行员却是更值钱的,加上登陆作战的船只,粗算增加五千两就足够了。
杨锐一开始是在想戊计划的作战成本是多少,空军五千万、海军两亿,陆军是多少?像日俄战争那样日本举国出动,中国因为是本土作战,不要像日俄那样长途奔袭,可五十万人的战斗,光准备八百万发炮弹,就需要一亿两,加上大炮、枪械、弹药、各类作战物资、军饷、粮食、役夫,一年下来的军费不会低于三亿两。这也就是说,整个战争的粗估需要五亿五千万两军费,加上一亿两的预备,总个战争花费在六亿五千万左右。
加上这几年的四亿实业投资,与之前的估计的四年八亿七千万总盈余,加一亿多两的外债,共十亿两的总收入差别并不大,实在不行,开战之后再卖战争债券,中国人买一部分,美国借一部分,军费估计能达到八亿两的规模,有八亿两在手,即便战争打两年,也是不怕了吧。若是像一战那样大家只是在堑壕里干耗着,那还可就要上拖拉机了。
潜艇、飞机、拖拉机,杨锐感觉对日一战基本是二战的雏形了。这边14年开战,如果一战不变的话,那么中国的战争将会影响着欧洲战争的进程,潜艇不说,飞机、或者鱼雷机使用就会让英德两国仿效,现在的转缸发动机只有六十多匹的马力,而解决散热问题的星形发动机,马力已经达到两百匹,这还是没有增压,要是增压,那么输出功率增加百分之三十到四十,总功率很有可能达到三百马力,有这样的动力,日德兰大海战不会搞成航母会战吧?
还有拖拉机,堑壕铁丝网机器是一战的标准配备,虽然出现了坦克,但那时候的坦克极不成熟,速度慢、吨位小、火力弱、钢板薄、越野能力有限,有些甚至不能称之为坦克,只能说是一种钢铁怪物。自己这边设计的坦克,因为有成熟的柴油发动机,其单机功率已经可以达到六十马力,增压能达到了八十马力,远超汽油机的四五十匹马力,而且柴油发动机本身就比就汽油发动机可靠,再加上销售了那么多的拖拉机,使得柴油发动机的稳定性越来越完善。超一流的发动机、近百年坦克设计和使用经验,杨锐只想着这个世界以后还有二战吗?还会是之前那种模式下的二战吗?
二战的事情或许可以缓一步再想,台湾拿下之后那中国的外交形势就要发生剧变了,以前的势力范围是不和美国接壤的,但台湾拿下来,日本失去往南进攻的基地,甚至失去彻底崛起的机会,那以后的东亚,将由中、美、苏、英、法五国决定这个地区的命运。没有日本的情况下,中美的矛盾、中英的矛盾将会比以往历史更加明显的显现出来,或者说,中国已经取代了日本的位置,变成东亚最强的霸主,但是这个霸主太过虚弱,充裕的人力和战争科技的高水平,只能让他收回原有的权益,但要想发展,特别是往外获得市场,不是腿短的中国海军能够实现的,这个时代不是广告推销产品时代,而是枪炮推销产品的时代,想实现工业化的中国,最终是要往南抢夺市场的。
相通了这一点,杨锐忽然有种隐约的感觉,二战的日本,就是今世的中国,但两者不同的是,日本需要和中国开战才能独占中国市场,而自己只要高关税就能实现这一目的,所以中国的力量不但要比后世的日本强大,而且还不会因为中日战争产生内耗——或许后年收复台湾后,就可以开始拉拢收复日本了。台湾夺回,朝鲜占领一半而后通过谈判使其回归之前的模样,至于琉球……,也是谈判解决,这样的话,东亚算是扭成一股绳了。
可敌人是谁呢?中日联合下的东亚一定是会被英法老殖民地国家敌视,甚至美国也不希望看到一个中日结合的力量在太平洋西岸崛起,这不光会威胁菲律宾,还会威胁夏威夷,而中日在解放整个亚洲之后,虽然凭借产品的技术和质量优势可以不施行殖民地模式,同意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但在市场上失利的美国人会认输么?杨锐不由想到了后世的广场协议、人民币升值以及前些年的丰田诉讼案,只觉得要想洋人守规矩做生意,那就等于让他们不信上帝吃斋念佛。
快速崛起的东亚、老而不死的欧洲、力强狡黠的美国、理性疯狂的苏俄、歇斯底里的纳粹,这些便是以后的世界的主角了吧。
杨锐由中日之战想了好远好远,等他回过神的时候,天色已经发暗了,徐敬熙已经让人送来晚饭。简单吃完之后,他找了张纸,在上面开始写关于戊计划的问题。其一、保密的问题。把收复台湾纳入战区的戊计划,那么战争不再是华北、东北、西北三个地区的战争,而是全国性质的备战。这不但牵扯到海军,还牵扯空军,最后为了对付全日本的兵力,秘密训练的坦克部队估计也要出动,如此多的兵力、兵种协同作战,那么训练就很关键。
装备的制造、专业技术兵种的训练、各兵种之间的配合,这些一个不好就是要泄密。这些东西虽然是新兵器、新兵种,外人看到或许也不能马上明白其价值,但数量如此大、人数如此多,总是会让起疑心的。日本可不是满清,多年的渗透让其对中国国内的各项变化很是敏感,更有诸多官僚士绅、留日学生与之盘根错节。再加上伦理之下的国人本没有国家意识,情报要泄露出去很是简单,很多时候就是一句话的问题,有些甚至还不把泄密当回事,比如矿业司的吴仰曾,章鸿钊是被陈其美收买故意泄密的,而他则是因为被章鸿钊以弟子之礼相待,亲近之下没几句就把不该说的事情说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