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道:“那就这么说定了,我军出兵之时,还望贵国施予援手。”
荀攸道:“那是自然。”
诸葛亮放下羽扇道:“好了,公事就谈到这吧。我和先生虽未曾谋面,却神交已久。如今先生淤尊降贵辱临寒舍,一定要多住几日再走,使我可以和先生促膝长谈,聆听教益。”
荀攸道:“既然先生如此盛情,敢不从命?”
二人对望一眼,哈哈大笑,相互间莫逆于心。之后二人便聊起天下形势,渐渐说到魏国局势,诸葛亮道:“如今魏国形势与袁绍死后河北形势如出一辙。兄弟之间反目成仇,挥戈相向,竟与仇敌同气相求,以图济事。如此做法等若抱薪救火,自取灭亡。公达乃明识之士,高瞻远瞩,怎能看不透未来形势?为何不发一言,任由子文、子建胡来?”
荀攸苦笑道:“我早已向他们阐明利害,劝他们隐忍一时之痛,别给外人与可乘之机,可他们就是不听。我此番前来也是万不得已。”
诸葛亮向他瞧一眼,道:“俗话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如今大魏将亡,公达仍流连其间,何其愚也!不如……”
荀攸连连摇头,道:“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此事万万不可再提,不然我们连朋友也没得做。”
诸葛亮道:“我不忍见公达遭此大难,想救公达出苦海,公达为何执迷不悟?”
荀攸道:“倘若贵国遭逢大难,我劝先生另谋出路,先生肯答应否?”
诸葛亮瞧了他一眼,哈哈大笑,道:“适才话不过是一句戏言,还望公达不要介怀。”
荀攸笑道:“即是戏言,我又怎会在意。”顿了顿,道:“其实贵我两方同心灭了曹丕,我主便为大魏之主,介时天下三足鼎立,尚不知鹿死谁手,孔明先生现在就说大魏将亡,岂非言之过早?”
诸葛亮笑道:“我大汉已有七州之地,再加上兖豫诸州,所占地域已占天下之半。到时内修政理,外抚戎夷,不出十年,国富兵强。吴魏两国又何足与抗,不如尽早归降,以免生灵涂炭。”
荀攸道:“有道是‘樯橹虽大随人转,秤砣虽小压千斤。’善治国者虽百里亦足以王,何况介时我主地方数千里,带甲数十万,足智多谋之士,能征惯战之将,岂止一二千人,天命尚不知归于何人之手也。”
诸葛亮笑道:“公达能言善道,我不及也。公达可稍住些时日,明日我便遣蒋琬前往幽州答礼。公琰广有智谋,足以应付幽州乱局,公达不必担心。”
荀攸点点头,道:“嗯,如此甚好!”
诸葛亮道:“公达难道不怕我遣公琰为内应,伺机夺了幽州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