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页

此时在大裂谷上空两万米的高度上,两架中国的歼侦-10“大眼金雕”战斗侦察机正在向南方飞去。这种脱胎于米格-25的高空高速战斗机是中国空军最早列装的战斗机。不过文总对它的性能不是很满意,仅仅是用于过渡,所以在新一代战斗机服役之后,这种飞机就被改造为侦察机,充分利用其高空高速的能力。

“哦哦哦,真是壮观啊……”飞行员丁一权少尉看了看下面。从机窗向下俯视,只见地面上有一条硕大无比的“刀痕”呈现在眼前,这就是著名的“东非大裂谷”。这条长度相当于地球周长16的大裂谷,气势宏伟,景色壮观。

不过丁少尉说的并不是这个大裂谷,而是它旁边的东西。此时,一支机械化部队正浩浩荡荡顺着大裂谷东侧的原野向北方扑去,黑压压的一大片,就好像是一群迁移的非洲食人蚁。

“发现东非第一装甲军主力,方位xxx,航向xxx,经纬度xxx,速度30……”后座观察员立即通过飞机上的侦察仪器迅速报出了数据,另一位侦察员也立即开始拍摄,并用战场数据链把影像资料传到后方指挥部。

“小心,11点方向发现八架东非战机,他们发现我们了,正在爬升……”僚机发来了警告。

第568章 猛禽之战(上)

原本两架“大眼金雕”的高度是在两万米,但因为刚才机载侦查设备发现了地面部队的踪迹,丁少尉为了进一步确认详细情况,所以他们就把高度降低到了五千米。如果是一般的侦察机肯定是老老实实的按照预定高度飞,但“大眼金雕”毕竟是战斗机的底子,有很强的自卫能力。所以按照操典,它们是可以根据情况,降到一万米以下高度侦查。

而丁少尉就进一步,他自视座机性能优越,有恃无恐之下,索性就跑下面中空去了,对着敌军大搞“盗摄”。现在天气良好,可见度很好,东非军队又不是瞎子,他这么一直自己头上转悠,哪有发现不了的?防空指挥官就马上下令己方战机前去驱逐。

只见八架银光闪闪的单垂尾喷气机冲出云层,正以接近1000公里的时速在向“大眼金雕”冲来。丁一权很清楚的看到了对方机翼和尾翼上的铁十字徽章,以及那招牌式的机头进气口和后掠翼。

“尼玛,是食猴鹰……”丁一权吃了一惊:“德国人不是把食猴鹰都部署到欧洲去了吗?怎么非洲也有?卧槽,成飞那帮混蛋,怎么什么都卖?”

“食猴鹰”是成飞生产的一款外销战机,也就是以原时空的f86“配刀”这款经典飞机为原型,然后进行了一些改进搞出来的,在国内编号是fc-10。主要是卖给同盟国。同级别的还有好几款,鄂飞出品的fc-9“猎隼”,原型是米格-15,主要卖给协约国。广飞出品的fc-11“猎鹰”,原型是英国佬的“猎人”,主要是卖给美国人。

不过,再是f86也撵不到“大眼金雕”,或者叫超级狐蝠。丁一权呸了一声,就赶紧拉起,向高空冲去。自己的“大眼金雕”是侦察机,傻子才会跑去和专业喷气战斗机干架。他虽然对自己的飞机有信心,但也没狂到和八架食猴鹰在中低空纠缠的意思。

“大眼金雕”的尾部猛然喷出一股烈焰,忽的一下就冲上云霄。本位面的“大眼金雕”可不是什么“飞行不锈钢”,尽管外形类似,但它的材料可是更先进的镁钠合金和铝铁合金,比原版的自重轻多了,发动机也更好,性能远超原版。

“哦嚯嚯……”双方距离一下子就拉开了,丁一权很快就冲上了一万米高空,那八架准备偷袭的“食猴鹰”扑了个空。恼羞成怒的它们立即拼命拉起,跟着追了上来。

“老丁,再高点儿。我们是侦察机,对付他们是战斗机的事……”僚机上的文进勇少尉连忙提醒道。他刚才没下去,现在还在两万米高空。

他担心这位老兄一时头脑发热,就假装自己是战斗机了。好吧,“大眼金雕”也确实是战斗机的底子。如果敌机数量少的话也可以干一下,但是它们毕竟还是侦察机,在执行侦查任务的时候会装载大量侦查设备,只能挂载两枚格斗导弹,对方可是有八架飞机,四枚导弹可应付不了。好吧,还有航炮,但“大眼金雕”并不是一款适合格斗的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