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页

在国际形势风起云涌的时候,中国仍然在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步的前进着。一面满世界的卖军火卖得手软,一方面继续在家种田,同时抽空去别的国家搞点儿小动作,比如西班牙。这就叫做“蘑菇在手,心中不慌”。

在各大列强宣布了大建计划之后,中国也就跟着上了。这也是华盛顿条约之后,中国第一次给自己造的战列舰,这级战列舰也就是魔改大和,当然卖给苏联的也是这种,但是两者还是有很大区别。中国自用的型号,魔改的地方更多。同时,中国还唯恐天下不乱的宣布,咱们将会在明年动工一种更碉堡的超级战列舰,预计采用520毫米口径主炮,排水量嘛大概是八万吨左右。

不过,现在这些东西都不在文德嗣眼里。他此时正在酒泉基地,观看一次火箭发射。是的,现在通天桥已经建成了,但还是不能完全取代运载火箭的,这东西还是要作为技术储备的。另外这是中国的第一次载人航天的发射任务,现在运载火箭发射载人飞船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所以为了保险起见,第一次载人任务,还是用火箭发射。

上午8:00,任务飞行员黄琦中校穿着笨重的太空衣,向着摄影机镜头笑着挥了挥手之后,就在地勤人员协助下,搭乘发射塔的电梯,到了升龙二型火箭的上部,钻进了神舟二号太空船。

黄琦,字兴业,32岁。曾在南美全面战争中作为智利一方参战,去年又参加了西班牙内战,在这两次战争中,他取得了累积击落25架敌机的成绩,是中国空军的知名王牌飞行员。此次选拨宇航员时,他从众多候选飞行员中脱颖而出,负责执行本位面人类的第一次载人太空飞行任务。

第522章 载人航天

要把人送上太空需要有三个条件,除要研制出载人航天器外,还必须拥有运载力大、可靠性高的运载工具。以及弄清高空环境和飞行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并找到有效的防护措施。

而在这十几年以来,中国已经完成了这三个条件,现在就是收获成果的时候了。在神舟系列飞船之前,中国航天系统就已经进行了十几次模拟实验,其中有十次搭载了生物,从最初的小白鼠,到猴子和猩猩。

本位面的中国因为不差钱也不缺技术,所以从未想过从小飞船开始,一艘艘的手工制造测试再打上去。中国航天一步到位,一开始就设计完整的大型太空船。

作为主力飞船的神舟型宇宙飞船就是一种高度9米,直径5米,满载全重达20吨的重型载人宇宙飞船。无论是全重还是内部空间,都超过了原时空的阿波罗系列飞船,更是远远超过了原时空大图朝的同名产品。这也是得益于中国推广的宽轨,也是有了这种2500毫米轨距的宽轨,才能方便的运输直径达5米的宇宙飞船,要不然就得像原时空的美国或俄国那样,用直升机吊运或把厂房建在发射基地旁边。

在所有的载人航天器中,虽然宇宙飞船是最简单的一种,但它还是比卫星等无人航天器复杂得多。可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宇宙飞船与返回式卫星有相似之处,但因为要载人,所以需要增加了许多特设系统,以满足宇航员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的多种需要。例如,用于空气更新、废水处理和再生、通风、温度和湿度控制等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报话通信系统、仪表和照明系统、航天服、载人机动装置和逃逸生系统等。

当然,掌握航天器再入大气层和安全返回技术也至关重要。尤其是宇宙飞船,除了要使飞船在返回过程中的制动过载限制在人的耐受范围内,还应使其落点精度比返回式卫星要高,从而及时发现和营救宇航员。原时空的前苏联就出过这种事故,他们的载人宇宙飞船就曾因落点精度差,结果使宇航员困在了冰天雪地的森林中差点被冻死。

神舟系列宇宙飞船使用了目前中国掌握的最先进技术,分成推进舱、轨道舱与返回舱三节。不但之间可以互相对接,还在轨道舱四面都预留出舱口,可进行模组化对接组合出巨大的太空构造物。轨道舱上装备了巨大的太阳能板以提供能源,推进舱则仿照惯例,依然在外部有燃料充填口,可以在加注燃料后作为额外的引擎之用。

由于使用了最先进的电脑并高度自动化,神舟型宇宙飞船实际上可以自动操纵或者由地面遥控,技术水准相当于原时空80年代末期的系统。之前发射的神舟一号飞行任务就是载了一只婆罗州猩猩并自动飞行。神舟太空船一般任务计划乘员为三人,最多可以搭载五人。不过这次因为是首次载人计画,因此只乘坐一人。

9月25日上午9:00,在文德嗣以及相关人等的瞩目下,升龙二型火箭喷出巨大的火焰与浓烟,缓慢地升空。在摄影机以及各地天文望远镜的一路追随目送下,神舟二号太空船于9:12:53秒进入近地点381公里,远地点423公里的地球环绕轨道上。随后本位面地球的第一位宇航员黄琦中校打开舱内摄影机,向地面传送讯号,并发表感言:“蓝色的地球真好看。”

9月30日下午,在五天的飞行与各种人工变轨机动测试,并与此前神舟一号留在轨道上的轨道舱进行对接测试之后,神舟二号的返回舱安全降落在蒙古草原上。黄琦爬出返回舱,由搜寻而至的重型直升机将他与返回舱成功的接回酒泉太空中心。任务完美成功。至于留在轨道上的神舟二号的轨道舱则在此前由所余燃料将其推送到600公里的稍高轨道上,和神舟一号的轨道舱一起作为未来太空站“天宫一号”建设的基础材料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