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得国是广船二室主任,他在会上说道:“同志们,从今年开始,军品的任务非常紧张,厂里已经忙不过来了。公司决定,一部分解放轮的生产要外包出去。因为解放轮是我们二室设计的,所以公司要我们二室派人到外包厂家蹲点。那些新厂、小厂经验不足,如果我们不派人指导,很可能要出岔子。”
“主任,分给那些厂?”有人问道。
孟得国答道:“还没确定,不过解放轮虽然比军舰简单得多,但也要有5000吨级船坞才能制造。广东这边目前有能力制造解放轮的,也就防城、湛江和联谊这三家。我估计,这三家都要选中,解放轮的需求量很大。中国远程运输公司一家,就订了50艘。”
这里的“解放轮”就是原时空的大名鼎鼎的“自由轮”。因为本位面的中国与外国的贸易量比原时空要大得多,去年单单粮食一项就达到1800万吨,对于各类货船的需求极大。前些年星科集团下属的中国远程运输公司虽然也购进了大量货船,但还是远远不够,大部分货物主要都是靠外国商船运输。
随着中国与海外贸易量的疯涨,老是靠外国商船运输也不是办法,成本高不说,还不能培养本国的海员。随后,科社党用飞艇技术和欧洲各国换了一批商船,但这些商船多是二手船,性能较差,规格型号也是乱七八糟,不便统一管理。其实,这也不能怪别人,这个时代的商船就没有什么统一标准,也没有什么系列型号,几乎每艘船都是不一样的。
如果向外国订购新船当然也可以,但是欧洲此时局势紧张,两大集团都在使劲爆军舰,民船的单子基本上都要延期。美国那边倒是没有问题,但只靠他们一家生产力也不够的。
所以科社党在解放南方后,就开始着手设计自己的标准商船。按照文德嗣的要求,这种船必须采用标准化,适合大量生产,而且建造要迅速,价格要便宜。最符合这些要求,又满足目前生产技术条件的,毫无疑问就是原时空的“自由轮”了。
于是科社党的设计师们就采用了“自由轮”作为原型,并根据目前的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改,最后就成了这种世界上第一款标准商船,由文德嗣亲自命名为“解放轮”。与原型自由轮相比,主要改进的是增加了结构强度,因为自由轮原本就是当成了一次性产品,有结构强度偏低的问题,甚至遇到大浪就会解体。“解放轮”的结构强度就大大提升了,至少不会出现被浪头拍散架的乌龙事件。
尽管经过了一系列魔改,但“解放轮”的造价还是远远比此时同吨位的商船便宜多了。美国船厂的报价是135万美元(大致相当于原时空1941年的210万美元,当时“自由轮”的平均造价是180万美元)。相比它5500吨的载重量,这个价格已经非常便宜了,中国的各大海运公司一口气就下了上百条的订单。
原本这些订单都在广船这几家大型国营船厂,但现在这些大厂都要忙军品,很多“解放轮”的单子就要放出来了。
第152章 国庆之前
共和2751年(西元1910年)9月7日,武昌。
没错,从今年9月1日开始,中国在全国范围开始试行“共和纪年”。这个“共和”就是西周的“周召共和”。经过今年几个月的试行,如果没有问题的话,就会在明年正式使用“共和纪年”,原本被称为“公元”的西方纪年则改称“西历”。
原本文德嗣对于纪年历法什么的并不在意,他出于自己方便,直接就使用了在穿越前用惯了的“公元”纪年和历法。但他和星科高层都低估了这个时代的人对这方面的重视,以及强烈的民族情绪。
在统一之前还好,他在内部采用西元纪年,不会有人说什么,毕竟是反政府武装嘛,不用俺大清的纪年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到了统一之后就不行了,民间对于采用西元纪年反应很强烈。很多人都质疑政府,我们中国那么多的纪年可用,为什么偏偏要用西方的纪年法。这还算客气的,还有比较损的人就直接说:“凭什么要用一个外国私生子的出生年份来决定中国的纪年?”
就连科社党内部的土著高层,如章疯子等人对此也非常介意。前清的那些降将降臣如赵尔丰、锡良等人更是纷纷上书,表示反对。就连最圆滑的袁大头,也写信来劝文德嗣再考虑一下民间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