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页

安徽这里因为是直接面临南方,位置重要,所以就放了2个镇。一个是从暂编三十一混成协扩编而来的第31镇。原来的三十一混成协里面有差不多一半的人都参加了起义,基本上都是中下级军官,协统余大鸿等高级军官倒是没有参与,后来北洋就在剩下的半个协基础上,扩编为一个镇,协统余大鸿升任统制。

第31镇仍然驻扎安庆,作为防备南方的人民解放军的第一道防线。另一个镇就是驻扎在蚌埠的第16镇。这个镇是在原来的安徽巡防营基础上改编的,统制是倪嗣冲。

倪嗣冲这家伙在原时空的评价就是“天高三尺”一级的人物,他的父亲倪洪原为袁世凯嗣父袁保庆幕府,倪嗣冲随父就读时,认识了袁世凯。光绪十九年(1893年),倪嗣冲捐班授任山东省某知县。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12月,袁世凯奉旨署理山东巡抚,倪嗣冲投帖拜见,正式认了袁世凯当老大,不久即保其升任知府。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11月,李鸿章病死,大头改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新任山东巡抚杨驷骧对倪知府很看不顺眼,到处给小鞋,于是混不下去的倪老兄就跑天津去继续投奔袁老大。1907年4月,徐世昌出任东三省总督,经老袁荐举,由徐上奏准倪嗣冲署黑龙江省藩台。

可这家伙没干多久就因为贪污受贿被参,交刑部定罪。原本在清朝后期,贪污受贿算个屁的罪名啊,可因为他是大头的人,宗社党那伙人正到处找大头的小辫子,看到这机会,哪有不大踩特踩的道理。于是倪嗣冲就倒霉了,被定了个死罪。倪嗣冲为了保命,马上唆使其侄子倪道烺自认顶替罪过,并给庆亲王等满族亲贵送上巨额贿赂,再加上袁世凯的活动,终于保住了性命,只是革职了事。

老袁掌握朝政后,就想起了这个差点因为自己挂点的小弟,于是马上就把他提拔起来,担任新编第16镇统制,驻扎蚌埠。

可能有人会问,倪嗣冲这家伙不是军伍出身,怎么能做一镇统制呢?可大头也是没办法,手里没人啊。说句实话,大头现在真的信不过那些非北洋出身的军官了,甚至那些不是小站练兵时就投靠他的北洋内部非嫡系军官,他都不太信得过了,各地少壮派军官连续不断的出奔,可是把他搞怕了。

倪嗣冲这家伙虽然军务不熟,但好歹是忠心耿耿的资深小弟,当统制虽然勉强,总比让不靠谱的人当好吧。

清廷退位后,作为大头“自己人”的倪嗣冲又被任命为安徽都督兼豫皖筹边使。不过这个安徽都督却没有在首府安庆办公,而是一直留在蚌埠。

这是因为大头对他的军事能力实在没信心,要是把他放在第一线,要是解放军打过来,那不是送菜吗?于是就让他驻扎在蚌埠一带,作为第二道防线,要是解放军真的进攻安徽,第16镇可以上去支援,也可以固守。同时蚌埠的地理位置好,还可以支援苏北的第5镇和第11镇,也可控制河南。一旦北方有事,马上可以凭借津浦铁路,迅速增援调动。

这么重要的一个位置,当然要信得过的心腹才能担任,倪嗣冲虽然没啥本事,但他是大头的心腹啊。

说实话,袁大头的这个布置一点问题没有,甚至可以说很高明,可是他千算万算就是算漏了一点。就是倪嗣冲这家伙实在太坑爹了,啊,不对,大头不是他老爹,是他老大。应该说是“坑老大”。

倪嗣冲这家伙实在太坑老大了!不久之后,袁世凯就对自己的这个决定悔青了肠子。

……

内江,科社党总部。

“文总,我们是这样安排的,美国把军舰主体造好后,只需要把主炮安装好,并装上必要的航行控制系统。副炮、小口径炮,以及火控系统、雷达、计算机等机密设备都回国之后再安装,螺旋桨回国之后也要更换。”负责工业事务的副秘书长顾晓青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