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页

不过,现在老锡的日子也不好过,湖南、福建的乱党都在虎视眈眈,内部也不消停,孙文的手下隔三差五的就要闹腾一次,根本不可能来支援。

其实李经羲对清廷的末日早已看得清楚了。有次他率幕僚登上昆明名胜大观楼吟诗赋词,劈头第一句就是“西山惨淡滇池碧,万象埋忧入酒杯”。在原时空的两年后,革命党人蔡锷、李根源等,在他眼皮子底下进行革命活动,他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全当没看见,有人提醒他:“讲武堂多革命党,虎大伤人。”他也置若罔闻。蔡锷身处困难时,李经羲还资助他500块银元,并收过他的门生贴子,还将人家揭发蔡锷反朝廷的密信拿给他看,劝其小心谨慎从事。

这也不能说他就是同情革命,或许他只是想给自己留条后路。无论怎么说,当总督到了这份上,已经是很没立场了。不过他在新军起义后,又死活不愿投降,最后被蔡锷礼送出境。所以,这个人的立场是很摇摆的。

第077章 城管无敌(下)

李总督在本时空的表现也是一样,王秋整编云南府巡防营的动作很大,一招兵就有那么多的同学、难民来应聘,一买武器就有大量先进武器送来,好吧,这些都勉强有理由解释。

但那百多个“难民”怎么看都不像难民啊,那身彪悍的军人气息十里外都闻得到,天底下有比新军还精锐的“难民”么?只要智商正常的人都会觉得不太正常,但是李经羲还是假装不知道,任由王秋去搞。

对于此次科社党攻打云贵,李经羲觉得说不出的冤枉,原本看着科社党对童萌会口诛笔伐的架势,应该是要火并一场的,他还准备看热闹来着。可是谁知道,科社党就跟吃错药似的,放着骂了半天的童萌会不打,反而一闷棍敲在他这个围观群众的头上。

卧槽,刺杀你们陶成章的人,又不是我派的,跑来打我干嘛啊!李总督差点哭晕过去,这尼玛该找谁说理去啊?

李总督心情不好,难免影响到胃口,午饭的时候也就随便吃了碗过桥米线,就准备午睡。但是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当下就坐起来,把床边的收音机打开。

这台收音机是王飞将送的,星科出品,据说当今世界只有星科和美国的一家公司能制造这玩意儿。送给李总督的收音机自然不可能是廉价的大众版,是售价4888大洋的豪华工艺版,景泰蓝落地式,外壳主要是金丝景泰蓝,以及一对紫檀木立体音箱。

这种豪华工艺版的内部线路全部使用银导线,所有导线的插口全部镀金。因为银质导线电阻最小,而镀金的接口永远不会因为生锈导致信号不良。所用的喇叭也是精选出来的,低音盆是用山羊绒制成的。据有些人说这样的设计才能让声音极度的完美,不过说实话,至少文总和那帮工程师是一点都没有听出声音有什么不同的。另外,这东西还附带留声机功能,外部的装潢也更漂亮。

收音机的做工很精致,景泰蓝的图案和音箱外壳的雕刻也极为精美,但以李经羲的眼光看来,还是显得匠气过重,过于死板,肯定不是什么大家之作。咳咳,他当然不知道,这些图案和雕刻都是流水线产品,做好模具后,就是机器的事了,工人只是进行最后的修饰和上色,要不怎么达到这种产量。机器自然是不可能有什么审美观,它的优势是精确和高速,最后修饰和上色的工人也不是什么大师,他们只是对着原稿依葫芦画瓢,这样出来的东西自然匠气过重。

当然李总督也不在乎这些,他家的艺术品多了去,但是能听戏听音乐,最重要的是能听新闻的东西,可就这么一个。国内市面上,都管这东西叫做“戏匣子”,意思就是能听戏,不过李总督最在意的还是里面的新闻。

国内的广播电台现在有五个,天津、上海、香港、武昌和最近开通的成都台,有着后世娱乐经验的星科集团,对于制作广播节目自然是本时空的土著无法比拟的,他们开办的电台节目丰富,内容新颖,吸引了大量听众。每个台的花样还不一样。

“成都台……”收音机后面的墙上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5个电台的频率,李经羲转动旋钮,把频率调到成都台。他现在很想了解敌人那边是个什么说法。

“……啪……”音箱里传来一声惊堂木的声音,接着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传了出来:“上回说道,那法帝拿破仑氏破了罗马城,意呆利各路诸侯惊恐非常,纷纷上表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