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页

他上下打量着刘钧,“慈烨,转眼大半年不见,你清瘦了一些。”这时他看到刘钧蟒袍中的麻衣,“节哀顺变。”

“臣违旨入京,还请陛下降罪。”

“百善孝为先,国家以孝治天下,侯爷对两位老师如此至孝,为父岂会降罪,只感到欣慰。朕在宫中,也接连收到辽南捷报,你出征以来,接连攻破金复盖诸州,歼灭鞑虏数千,解救我大明百姓二十余万,劳苦功高,忠勤可嘉。”

崇祯给刘钧赐坐。

周延儒问刘钧,“侯爷入辽之后一路凯歌高奏,连夺数州之地,形势喜人,只是为何又不战而弃守盖复二州,又退回金州呢?为何不趁胜北进?”

刘钧抬头看了眼周延儒,朗声道,“回首辅大人,统兵作战最重要的就是知已知彼,明白形势。绝不能为一时之胜利而轻敌大意,也不能为一时之败而气馁惶惶。某率兵入辽趁敌不备,连破盖复等地,确实可喜,但并不表示我们就能无视建虏。”

“作战,当以保存自己的情况下再求杀敌灭虏,如此,才能长远,首辅大人你说是吗?”

周延儒微微一笑,“我只是觉得错失一个扩大胜果的大好机会了。”

“上次金复盖之胜,正如一拳打中无备之敌人,虽胜,可拳已用老。适时收回拳头,不是消极避战,而是为了积蓄力量,再打出第二次重拳。目下,我征辽将士正在扫荡辽东沿海诸岛的鞑虏,等荡平沿海外,下阶段就将再登陆扫荡金州至鸭绿江沿岸地区。”

“饭要一口口吃,仗也要一步步打。积小胜,也能为大胜。”

这时吴甡开口了,“侯爷说的很有道理,打仗,还得由侯爷这样战阵经验丰富之将帅指挥,我等这般远在京师又不懂战阵的外行,就不瞎指挥了。我们做好后勤补给,筹措好粮饷就好了。”

他这话一出,周延儒脸色难看了几分。吴甡那番话像是在说自己,可实际上却是在指责周延儒外行插手内行,瞎指挥。

可在皇帝面前,他也不好发怒,只得一口气憋在心里。但对吴甡却越发的不满了,自他们入阁以来,这吴甡就处处的跟他对着干。

吴甡继续道,“听说侯爷此次攻辽,取得如此骄人战绩,皆因凭借西洋火炮之利?据说是侯爷上次东南海上破红夷之时所得巨舰大炮,那些火炮远超朝廷的红夷大炮?”

刘钧笑了笑,他就知道朝廷肯定会打这些火炮的主意。

“朝廷现今所铸之炮,主要有三种,红夷大炮、佛郎机炮和将军炮,这三种炮,红夷大炮因得自荷兰人商船沉船上,因之命名红夷。朝廷所铸三千斤红夷炮,其实相当于荷兰等国之十二磅左右长炮。而西洋各国如今的战舰上,已经普通使用十八磅甚至是二十四磅乃至于三十二磅的大炮,重达五六千斤,射程更大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