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谋们都苦笑了起来,这次进攻的日寇虽然只有十多万,不过,日寇东军的战斗力一直在西军之上,这也是当初东军能用劣势兵力挡住西军的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东征之后三年多来,明帝国的政策一直偏向东军,出售给东军的军火不但数量更多,而且性能也更先进。仅以火枪为例。明帝国贩卖给东军的火枪,多半都是直接从帝国军队里淘汰下来的,虽然这要比帝国军队装备的步枪差一些,不过性能上绝对要比西军使用的火枪更好。其他方面也是如此,所以,东军的进攻必然更为犀利,这才是明军的最大麻烦。
“各位,战斗已经迫在眉睫了,没有多少时间让我们浪费了。现在开始,各战区由指定的司令官负责,我亲自负责浦和战区的作战,后勤工作由朱文正大人负责,希望各位能够尽心竭力,击溃敌寇!”
当日正午之前,朱祁钰就率领侍卫团赶到了浦和,同时也给负责守卫浦和的第一军带来了一批弹药物资,其中包括了袁晨皓的北洋舰队刚送来的地雷与手榴弹。而第一军在浦和只花了一天多的时间,就扩大了防御阵地,并且将他们领到的地雷埋设好了。
“陛下,现在第一军的士气不是问题,很多官兵还渴望早日与日寇决战,不过问题是,”经过近两个月的磨练,谢正卿已经自信得多了,“我们的防御正面太宽了,现在第一军仅一万多官兵,要守住近二十里的防线,这几乎不可能!”
朱祁钰一边点头,一边朝前面的防御阵地走去。不多时,他就看到了明军防线对面,正在修建阵地的日寇部队。
“陛下,我们应该收缩防线……”
“不行。”朱祁钰打断了谢正卿的话,说道,“浦和是东京的第一道防线,现在近卫军在南面的川上设防,日寇主力大概在今天傍晚之前就会赶到,所以,第一军必须要在这里坚持三日,让近卫军有足够的时间修好阵地。防线确实宽了一点,不过我们不能让日寇容这块阵地上绕过去,所以,必须要想办法加强防线。”
谢正卿苦笑了一下,没有足够的兵力,就无法加强防线,这是最简单的道理。
“这次,我带了几万枚地雷过来,你先派人将这些地雷都埋设好。”朱祁钰在阵地上观察了一阵,又说道,“兵力不够,只能加强火力,让炮兵靠前配制,另外,加大埋设地雷的密度与深度,在防线后方再修一条防线,中间埋设地雷,加大防御纵深,兵力部署可以稀疏一点。另外,你抽出两千人来。”
“还要减少两千人?”谢正卿很是吃惊,这不是雪上加霜吗?
“对,让这两千人与我的侍卫团组成预备队,战斗打响之后,你负责指挥前线战斗,如果防线上出现漏洞,或者是要被突破的时候,立即以火箭为号,到时候,我率预备队投入战斗,这样更为有效!”
谢正卿无奈的点了点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幸亏第一军有不少骑兵,如果预备队能够超常发挥的话,那还有一线希望。
“好了,快去准备吧,让官兵们多储备点弹药,干粮也要准备充足,虽然日寇在今天晚上发动进攻的可能性不大,不过,我们也不能大意。当然,有机会的话,我们今晚来一次偷袭,这就更好了!”
当天日落之前,东军主力兵团先后到达了浦和北面。如同朱祁钰所预料的一样,经过了长途行军的日寇东军,并没有立即对浦和发动进攻,而是在其阵地后方修建营地,并且派遣大量部队进入阵地。朱祁钰也没有闲着,立即派遣侦察人员去刺探敌军的情况,寻找偷袭的机会。
“日寇的营地部署很特殊,”侦察兵军官在地上画出了日寇营地的大概样子,“他们并不是按照我们的方式,将人员,物资集中到一个大的营地里面,而是分散成了众多的规模比较小的营地。每个营地里的驻军数量不超过五千人,大概是其一个基本的作战单位。而外围的营地驻扎的都是步兵,储放作战物资的营地在最中央,具体情况不太清楚,我们没有能够深入进去。如果我们要偷袭日寇的话,就必须要穿过其外围的营地,这很容易让部队暴露行踪,偷袭很难成功。”
偷袭的重点就是摧毁敌人的作战物资,特别是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偷袭的目的不是去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