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数千叛军可以不要,这些侍卫司的先锋可以不杀,老君馆最后的底子可以不要,甚至于他自己的性命都可以不顾,但,苏牧一定要被杀死!
当苏牧看到元泰,与元泰目光接触之时,他就感受到了元泰那一往无前的杀意。
元泰能够知道这些,能够明白杀死苏牧的意义所在,苏牧又岂会不知?
他就像守财奴一样经营着自己的家底,他走过的每一个地方,他都计算权衡过,他自然知道自己的命值钱,也知道自己的生死意味着什么,牵扯多么的巨大。
但他一次次置身于凶险之中,难道都是因为他苏牧不珍视自己的性命,不顾全大局吗?
不是,正因为知晓了这一切,经过权衡之后,苏牧才不断地往前线钻,因为他要消除赵劼对他的猜忌,更消除所有人对他的评估。
如果他不再涉险,而是真的躲藏起来,引入幕后,相信第一个要杀他的不是隐宗的人,而是赵劼!
不断冲锋陷阵,不断将自己置身于生死危机之中,才是苏牧最安全的保命之道。
想要完成自己的理想,想要为这个朝代,为百姓做实事,不仅仅要防备敌人,还要防备同伴,这就是苏牧自己选择的道路!
第629章 元泰的决断
无论是后世史书,还是彼此之人,皆说大焱军队腐朽,贪图享乐,骄横懦弱而战力不济,但谁也不能否认,在如此懦弱的军队之中,却常常会涌现出一些可歌可泣的绝世勇将。
仁宗朝之时,西夏李元昊侵略西陲,王珪率领两三千人就敢冲撞李元昊的十五万人,并与十五万大军缠斗三天而不败,杀敌无数,明明可以逃生,却选择了战死殉国。
无论是披头散发,带着青铜鬼面的面涅将军狄青狄汉臣,还是如今已经展露狰狞的岳飞韩世忠等人,大焱从来就不缺勇将智将。
勇者之技,可斩杀百十人,似杨再兴张宪等人,皆可在敌阵之中左右冲突如入无人之境,但若说千人敌万人敌,还需策谋之技,也就是兵法。
苏牧其实并不太懂得兵法,他只是对大局势有着别人无法比拟的审视罢了,而作为武道宗师,他确实能够做到百人敌。
可如今的形势却是侍卫司的人已经被围杀得差不多了,元泰除了那数千暴民叛军之外,麾下还有上百老君馆高手,苏牧便全身是铁,也打不了几颗钉子,更何况还要护着梁师成这样的累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