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也别担心,这是我故意安排的,荆州军中骄兵越来越多,不狠刹一下,恐怕到时候会出问题。”
李光祖和林纯义方才放下心来,继续苦思对阵骑兵之策。
实际上,林纯鸿有更高级的战术演练打算,那就是步骑协同作战。林纯鸿发现,在唐代时,重装步兵与轻骑协同,作战效率最高,成本最低。当然林纯鸿不会傻到去搞什么重装步兵,随着时代的进步,战术思想突飞猛进,重装步兵已经逐渐被淘汰。而戚继光等名将摸索出来的战车战术,显然比重装步兵更适合这个时代。
林纯鸿的打算就是利用车步军当主力,骑兵为侧翼,实施大范围迂回包抄、袭扰、追袭作战。他一直想验证这套战术体系,只是苦于找不到对手。
正当林纯鸿遍寻对手时,忽然接报,钱谦益上奏朱由检,试图掐断荆州集团的财路。
林纯鸿冷笑道:“该来的总算来了,战争已经开始,该要排兵布阵了!”
林纯鸿的第一个打算就是与温体仁合作!林纯鸿在朝堂之上并无任何代言人,为了防止朱由检在东林党人的蛊惑下,一意孤行地推行废除票据之策,势必需要温体仁的协助。
而温体仁在东林党的威胁下,相位隐隐有不稳之势,急需另辟战场,牵住东林党的视线。
双方有了共同的敌人,也就有了合作的基础。
林纯鸿立即将杨一仁叫来,吩咐道:“杨公,这次得辛苦一下,去趟京师。到京师后,去见一见温体仁。温体仁身为首辅,抹不开面子,咱们只好主动点!”
杨一仁心里说不清什么滋味。当初任从五品盐课提举时,要面见内阁首辅,可能性几乎为零。而现在,居然作为与温体仁对等的势力代表,去与温体仁谈判,世事变化无常,以此为最。
杨一仁应道:“属下接令。只是谈什么,怎么谈,有什么目标,还请军门明示。”
林纯鸿忽而笑道:“实际也没什么好谈的,杨公只需要告诉温体仁两件事,一是邦泰不日将大规模运粮至扬州,二是蜈蚣船将大规模进入扬子江!”
杨一仁大奇:“不是谈判?又有何难的?一纸书信就说明白了。”
林纯鸿道:“心腹不至,如何让温体仁相信我们的诚意?”
一听到“心腹”二字,杨一仁大喜,一大把年纪了,居然学着荆州军兵丁行礼,道:“军门有所令,属下敢不用心办事。”
杨一仁的军礼行得不伦不类,倒把林纯鸿逗笑了,“杨公稍事收拾,就立即出发吧,此事宜早不宜迟。杨公还需秘密行事,军情司会为杨公打掩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