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页

“皇上,这是天子之宝,祭祀百神之用。”

“皇上,这是皇帝亲亲之宝,以展宗盟之用。”

……

摆在顺治面前的,总共有二十四方印玺,后再加上清高宗乾隆帝在登基60年后传帝位于嘉庆帝,自居太上皇公文谕令行“太上皇帝之宝”。后历史称为“清二十五宝”。

这个叫做“受玺礼”,完成了之后,接下来就是对于顺治皇帝来说十分无聊的大臣贺词,那冗长而生涩的话语听得他直打瞌睡,但是孝庄太后已经教导过了,这个时候一定要正襟危坐,以显示帝王尊严。

过了好长的时间,整个登基仪式才算是完成,这个时候的太阳已经到了头顶,大半天的时间都过去了,早上起来的时间又够早,呆着这么长的时间已经到了福临的极限了,仪式一完成,他马上就往后面跑去,奶妈和孝庄皇太后都追过来,然后带他去吃东西,好生伺候着。

正所谓少年不知愁滋味,当皇帝这件事情对于爱新觉罗,福临来说,只是在登基仪式的时候显得痛苦,随后便是一如既往的快乐了,到哪里都有一大批人小心翼翼地伺候着,想吃喝玩乐完全不用自己操心。

但是作为摄政王的多尔衮,那该犯愁的事情就多了去了,首当其冲的就是决定大清朝国运的大事情,那就是与张雷之间的战争,这是他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其次就是皇太极的葬礼,对于一个极其注重等级礼仪的民族,这件事情绝对马虎不得,其他的事情和这两件事情比起来,似乎都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就在顺治登基的当天晚上,多尔衮就将济尔哈朗请到了自己的府邸。

夜幕降临,整个盛京都沉浸在一股奇妙的氛围里面,一边是为皇太极的驾崩而悲伤,一边是为新皇登基大赦天下而欢喜,而奔走相告,这些民众还不知道,张雷的军队距离他们已经不足百里。

一辆马车来到了多尔衮的府邸,在门口的时候停了下来,济尔哈朗下了马车,马上就有一个人迎接了上来,那是多尔衮的管家:“亲王大人来了,摄政王已经在书房等候多时了,还请亲王大人跟着小的来。”

多尔衮的书房在后面的一个小湖边,是一栋独立的精致的二层阁楼,此时此刻,它灯火通明好似一座巨大的宫灯。

在阁楼前面几丈远的地方那管家就停下了自己的脚步,说道:“摄政王有规定,说是除非他请来的客人,否则其他的任何人都不能够进去的,包括我也是一样,所以我就只能送到这里了,亲王大人自己一个人上去吧。”

“多谢。”济尔哈朗抱拳说道,然后就往书房走去,刚刚推开门,里面多尔衮的声音就传了过来:“是和硕亲王吧,本王已经等候多时了,今日是有要事相商,所以特地将和硕亲王你请了过来,希望不会耽误了和硕亲王的正事才好。”

济尔哈朗说道:“怎么会呢,不知道摄政王邀本王过来,是准备商量何事?”

“还能是什么,当然是我们的敌人的事情,现在那个张雷已经带了人打到距离盛京不到一百里的地方,你倒是说说看,咱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多尔衮请济尔哈朗坐了,然后开口说道。

济尔哈朗恍然大悟,想来也就只有这一件事情能够让多尔衮发愁了,他问道:“我记得立当今皇上为储君的时候,摄政王你亲自率领大军与把张雷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