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地……”
李隆基微皱了一下眉头。看似陷入了沉思,缓缓说道:“你知道,我怎么会到了这里的么?”
“你应该早就到了河北吧?”
秦霄轻描淡写的说道。
“是的。清明时我找了个借口去并州太原祭祖,就顺道儿来了河北,刚好遇到了新罗人反叛。那时候,我就在冀州。”
李隆基轻点了一下头,还叹了一口气说道:“说实话,这一年多以来,我的压力太大了,简直压得我有些喘不过气来。满朝臣子包括皇亲国戚甚至是我的父皇,都说我穷兵黩武好大喜功。登基还不到五年,大唐就大小的征战不停。弄得天下狼烟四起,人心惶惶。国库呢,也是一度吃紧,四方的税收也源源不断的被消耗在了战场上。你是统帅,你应该知道,这打仗么,拼的就是钱粮。幽州这两年的消耗,要整个大唐最富庶的淮南道盐井整整三年的全部税收才能持平。”
“是,我知道。你的压力的确是很大。”
秦霄轻叹了一口气说道:“都怪我,是我不争气,给你惹了这么多的麻烦。”
“你这么说,就等于是抽我的耳光了。”
李隆基有些苦笑的说道:“是我请你出山,来帮我坐镇辽东的。短短的两年时间,你不仅稳固了大唐东北边陲的防守,还光复营州、击败突厥和奚族契丹联军来犯,并一举击毙贼首默啜、降伏奚族、平定契丹。后来又成功招抚了渤海,收复榆关打赢了营州保卫战,现在又击败新罗驱贼千余里,并能反攻过来……我大唐百余年的历史中,能与你相比的,也就只有太宗朝的李靖了。”
秦霄听罢这席话,心里却是一阵突突的跳了起来:他把我和李靖相比,是不是暗示也要我放聪明一点,效仿李靖主动退居二线?……于是马上说道:“我哪里能和李靖相比,他是百战百胜的常胜将军。更能难可贵的是,他终其一生,忠心耿耿没有犯过什么过失。我……还是差得太远了一点。”
“你不比他差。”
李隆基眼睛里一阵流光溢彩,静静的说道:“我知道,你从来就不是一个贪恋荣华富贵的人。你有一颗赤子之心和满腔的抱国热忱。从这一点上看,你就是李靖,甚至是还超越了李靖。因为,李靖是一名出色的军事统帅;而你,更有经国济世之才,有着深谋远略和超乎常人的政治眼光。”
秦霄无奈的微笑:“太过奖了。其实……我和他是完全不同类型也不同时代的人,没有什么可比性。”
心里寻思道:说了这么多,绕了这么多弯子,到底想说什么?
李隆基顿了一顿,从怀里拿出那枚铜钱放到了棋盘上:“大哥,还记得这件儿东西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