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崇拱手拜了一拜:“陛下放心,微臣一定竭尽所能保障秦霄地后勤供给,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元振兄其实也是一心为国着想而已。他在陇右多年,认为眼下最大的边患是来自于吐蕃,不赞成现在大举北伐也是自然的事情。其实,这次陛下重新起用薛讷这个败军之将去陇右武街迎击吐蕃,让他有些反感罢了。”
“这个郭元振哪,就是有些死脑筋。还在一直主张东北要以和谈来解决问题,呵呵!”
李隆基微笑起来:“眼下我大唐东、西两线用兵,的确是很吃力。眼下,唯有大捷报才能稳住这些人的心,稳住朝廷上下了。你猜,秦霄和薛讷,谁先送捷报来呢?”
“陛下,这种事情如何去猜度?”
姚崇笑道:“行军打仗,偶然性的因素太多了。若真要不负责任的猜测一下的话。臣以为薛讷那边应该先有结果。”“那就让郭元振去全权统筹陇右道军辛,怎么样?”李隆基饶有深意的看着姚崇。
“陛下圣明。”
姚崇微微一笑,心里暗自道:这样一来。不管两线地战事如何,兵部都不会有什么意见传出来了。武阶薛讷胜,郭元振脸上有光彩;辽东秦霄胜,先抑而后扬,满朝上下都要欢腾。这样一来,就容易稳住大部分的人心了。
李隆基凝神看着外面的纷扬的大雪。心中暗自道:秦霄啊,你什么时候递个让人振奋的捷报来呢?你知道么。眼下我大唐可谓是倾尽所有在支援两线战事了。薛讷那边是防御战,容易成功,捷报只是迟早的事情;你那边若是迟迟没有消息,我这皇帝都要被担子压得喘不过气来了。捷报,捷报啊!我不会去催你,只能在这里默默的顶着压力全力支持你。不过眼下,朝廷上下对我用兵东北而放弃和谈很是反感哪,实在是太需要辽东捷报来稳定人心了!
幽州大都督府,彻夜灯火通明。
议事厅大沙盘前,秦霄全神贯注详细的对手下将领吩咐着每一个细节。李大酺等一帮首领一直静静的站在他身边,听着他指挥若定地分派任务,暗自咋舌惊叹。
这个秦霄啊,居然设计了如此精妙的一个大圈套等着默啜来钻!看他行军布阵,简直就如同绣花走针一般的面面俱到精细入微。有这样地统帅,哪里还能不打胜仗的?
李大酺等人都是马背上混了半辈子的人,战场厮杀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家常便饭。但是要将一场战役指挥得这样精彩而完整,这在他们看来简直就是太不可思议了!
议了许久,秦霄将众人召集过来,大都督府前的大战鼓头一次的被擂响了,轰隆隆的响天彻地,震得每个人地心跳都加快了速度。
秦霄站在帅位上,李大酺、金梁凤等人分列左右麾下。
秦霄先对李大酺说道:“殿下,临敌之时,秦霄只好权充统帅,对殿下与诸位首领发号施令了。”
李大酺学着中原武将的样子抱拳行了一礼:“大帅,你就下令吧!李大酺与各部族首领听候调谴就是!大帅用兵神乎其技,我们已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别无怨言!”
他身后地多米多等人也道:“是啊,大帅,你就下令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