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很少见到秦霄在自己面前表现得如此激动、措辞激烈。更何况,自己现在已经是皇帝了。秦霄也不顾一切的强力反对这件事情,必然有他的道理。
李隆基拧着眉头细细思索了一阵。缓缓点头道:“你说的这些话,我会让史官与谏官记载下来的,回朝之后,我会召集宰相大臣们细作商议。你放心,我会仔细斟酌,用心处理的。”
秦霄不由得长吁了一口气,马上玩笑说道:“怎么我们兄弟之间聊天说话,也要史官记载么?那刚才有人说,要我们找板砖与铁棍帮他干架的,要不要也记上啊?哈哈!”
李重俊与李隆基都哈哈的笑了起来,气氛总算是不那么紧张了。
李隆基说道:“不错,今天是兄弟聊天,并不是君臣议事。但是有用的话、好地建议,一样值得记载下来,时时鞭策么!大哥,如你所言,军、政之事,暂时还是作个分离地好。那你可曾愿意到河北去,带兵打仗,收复营州?”
秦霄心中一叹:终于到了交底、表态的时候了!于情于理,于公于私,我都不能再拒绝了!而且东北那地方,还有我的梦——灭突厥之梦!虽然这个梦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实现,但努力去争取一下,总比坐想空谈的好!
想到此处,秦霄饮下一杯酒,一拍桌子,凛然道:“为了帮兄弟挣回面子,我豁出去了!”
“好,痛快!”
李隆基大喜,也是一拍桌子,拿起酒壶给他和李隆基倒上一杯酒,三人痛饮一杯:“不愧是我的好兄弟,哈哈,当弟弟的打架打输了,还有哥哥出头么!”
一杯酒饮下,李隆基有些激动的从怀里拿出一个黄丝巾小包,细细展开来,居然是秦霄当年赚予他用那枚患着红线的铜钱。他将铜钱拿在手上,十分动情地说道:“大哥,虽然我现在当了皇帝,可是我从来没有将它扔掉过。这不仅象征着我们兄弟之间的情谊;这枚用来交易购物的铜钱,也时时提醒着我,要关心百姓生存,关心他们的死活。百姓手中有没有钱,有没有粮,就是事关国家的大事!只等我回朝。就会马上改元作——‘开元’!就是这开元通宝之开元!你们看,这可好?”
秦霄心中一凛:改元“开元”!
想不到,历史有了我地介入,“开元”这个年号。也会多了一层意二人自然是连连称好!
李隆基细细地收好那枚铜钱,重新怀入怀中,然后认真说道:“三哥,丹书铁券碑建得很好,辛苦你了。但是你叫那些匠人,在碑上加上一行字,就说‘大唐开元元年,唐明皇在此改元立碑,并下誓词与铁券同’;另外。在碑后,也刻上这枚铜钱——有红丝线地铜钱。”
李重俊眯着眼睛笑了起来,点头道:“我知道了。”
秦霄心中暗自一阵悸荡起来:李隆基,性情还是那样的博大。他始终担心我心有顾忌,于是又多了这些举措。我……真的是有些自惭形晦了!不管这是他拉笼人心地手段也好,出自内心的真情也罢,他这个当了皇帝的兄弟,终是待我不薄!
且不说为这样的皇帝拼命值得——就一句“士为知己者死”,就值得我拼上这条性命。去东北干他一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