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页

邢长风不由得爽朗的笑了起来,举杯劝秦霄共饮了一杯。若有所思的说道:“这些年,皇帝可谓是下了一番苦工夫,做了许多利国利民地大事。”

秦霄道:“好像是这样。他的确是在努力做一个好皇帝。我虽然远在偏远山村里,也可以感觉出大唐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是啊,陛下的确是个好皇帝。”

邢长风感慨说道:“其实长风真的不愿意做官,但一想到大都督临别时说地话,几次想要辞官归隐的,又留了下来。现在我发现,能够跟随在这样地好皇帝手下为官,的确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长风现在每天都过得很好,每天都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于是,我已经逐渐的打消了退隐的念头,只想努力做个好官。像大都督这样的好官。”

秦霄自嘲而又沧桑的一笑:“学谁不好,学我?你现在所在的崇武台和天兵监,都是新开的衙门,怎么样,干得还顺手么?”

“还过得去吧。”

邪长风谦虚的笑了起来:“崇武台么,就是仿造御史台的格局建立的。崇武大夫就是张仁愿,不过他已在陇右呆了两年,大部分的时候,就是我和张九龄在料理。”

“张九龄?很好。”

秦霄满意的点微笑。看来李隆基的确是很重视这个专门培养武将的机构,让张九龄这样的人才和邢长风搭档办事,的确可以事半功倍。崇武台?多好的名字呀!大唐天下全民尚武,建立一个象征武学最高学府的崇武台,正得人心。

邢长风说道:“是啊,张大人真的很能干,将一个新兴的衙门打理得有声有色。从京城到地方,各项措施轮流执行下去。短短的三年时间,一套完整而有效的武将培养体系就构建完成了。现在,不管是平民出生的勇士还是军旅之中的将军、士兵,都有机会能够进入崇武台或是地方的崇武院训练培养。我大唐的将才,从此层出不穷。其实说起来,这件大事之所以能够推行,还多亏了大都督和张仁愿当初的一番言谈呢!没想到,当日在大狼原上的一番言辞,如今真的落到了实在,真是让人感慨万千哪!”

秦霄呵呵的轻笑:“也幸亏是遇上这样开拓进取、肯办实事的好皇帝才行。”

“那是自然。”

邢长风点头道:“天兵监的成立,就全是大都督的功劳了。大唐特种兵训练营里,至今竖立着大都督的铜像!”

秦霄不由得哑然失笑:“你地主意吧?”

“不是!”

邢长风连忙摆手道:“全是皇帝陛下下旨办的,长风绝不敢这种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