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页

钟鼓楼的大鼓擂响了,所有人的神色都变得凝滞起来,纷纷一脸忐忑走出西朝堂。往含元殿而去。秦霄看到,袁恕己、崔玄暐等人,个个面带愠色,好似有一肚子的话要骂出来一般,气鼓鼓的走在最前,上了朝堂。

李显一如往日的憨厚傻态,坐在龙椅上乐呵呵的笑。可是满朝的臣子却一点也笑不出来了,连秦霄也十足的震惊了一把——就在李显的身后。置了一席珠帘闱座,珠帘后,端坐着那个“名声赫赫”的韦后!

这个妖妇,居然搞起了“垂帘听政”!

排在前列的武三思、钟楚客等人,个个一脸地倨傲和得意,时不时的回头冷眼扫一扫百官。许多官员看到他们的眼神,好些正在低声议论和表示气愤的人,都纷纷禁声。低下头去。执着玉圭站得整整齐齐。

李显似乎觉得干了一件漂亮的事情,很是得意的说道:“即日起,朕特许皇后上朝听政。咳——众位爱卿,新年过得可好?新的一年了,我大唐还要倚仗各位多多出力。共创太平盛世呀!”

李显的话刚刚落音,张柬之马上飞快的转出了班列。年已八十的老头子中气十足义愤填膺的说道:“陛下,自古以来,凡妇人干政。无不是祸国殃民之初始。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请皇后回后宫主持内监事务。朝堂之上,仅陛下一言足矣!”

桓彦范、袁恕己、崔玄暐和敬恽也同时出班,齐声道:“臣等附议。恳请陛下收回成命,请皇后回后宫主持!”

秦霄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心里惊道:看来,刚才在西朝堂,袁恕己那些人气愤难当,就是因为韦后垂帘听政呀!这五个家伙,看来是早就收到了消息商议好了的,今天一起出头直颜强谏。

天,新年第一次上朝,就闹出这样地大事儿——张柬之等人,终于忍不住向韦后直接宣战了!

李显的脸色顿时变得极为难看,略略回头看了珠帘下的韦后一眼。韦后却是稳如泰山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也没有支言片语。

武三思大摇大摆地出了班列:“陛下,列位同僚。张阁老这话,可是说得有够离谱,莫非是在讽喻陛下的母亲、圣后陛下么?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张阁老也是圣后陛下一手提拔起来的吧?从一个州长史连连跃升做到宰相。如今却说出这等话来,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指桑骂槐的讽刺皇帝么?再说了,皇后天资聪慧仁德贤淑,人所共知天下皆闻。如今皇后不辞辛劳,肯为陛下分忧为天下谋福,实乃大唐之幸天下万民之幸。有何不可?”

李显面色稍喜:“梁王所言正是、正是。朕已有旨,梁王数十年来一心为朝功勋卓著,特赐为静德郡王,开仪府同三司,实封千户。”

此言一出,群臣无不惊愕:之前保留着武三思的王位,可以说是考虑到武则天的面子,和神龙政变时武三思有一些莫须有的功劳。如今武则天去世,李显马上将武三思正式授予为实封地大国郡王,列为亲王皇室,足以见得武三思现在是如何的得宠!而且李显虽然没有马上出言驳倒张柬之等人的上疏,但对武三思这样地褒奖,足以表明他今日的态度——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张柬之等人呆呆的杵在那里,个个面色铁青,气结得说不出话来。

秦霄不动声色的站在后面,心里暗暗的叹了一口气:张柬之这几个老臣,的确很忠心,但是太不讲究方法。这样硬着头皮顶上去要跟皇帝和皇后干架,不是拿鸡蛋磕石头么?你磕得再猛再狠,也只是自己一阵稀里哗啦的精彩破亡。愚忠……没有价值!太没有价值了!

秦霄很是有一股冲动要跑出去,将张柬之等人拉回来,但看到李重俊和李隆基警示的眼神,不由得又回想起太平公主之前说过的那些话,心中叹了一声,放弃了这个念头。

张柬之等人不依不挠:“陛下,臣等所奏,望陛下慎思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