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页

李隆基双目微闭,下指如飞,琴调由低扬转作高亢,口中说道:“焦琴取于良才,良才出于烈焰。”

秦霄挑了挑嘴角,露出一个淡然的笑意:焦尾琴的寓意,向来就是比喻良才不受重用,或是历尽磨难曲折。看来李隆基此刻,心情正郁闷着。三国时期,蔡邕听从火堆里听到这块良木被烧的声音!知道它是难得的好材料,于是将它抢救出来,作出这样一面流传千古的绝音好琴。没想到现在居然落到了李隆基手上。李隆基素来喜好并且精钻于音律,想来这面焦尾琴应该是费了很大功夫才弄到手。

李隆基弹到高潮之处,十指飞扬身躯急震,用情极深的长吁一口气,曲调嘎然而止,耳边余音袅袅。

李隆基转过头来,冲着秦宵微微笑了笑:“大哥识得此曲么?”

秦霄摇了摇头:“我只听出了其中的寓意。不过对于曲目,却是知识贫乏得紧,跟你这种王室出身的人没法儿比。”

李隆基低哼一声:“又在装逼——这首曲子,名叫《懊恼曲》南朝的齐明帝,请古琴高手王促雄所作,我前不久才将这古琴和曲谱弄到手。这不,在这里练习一下。”

秦霄在李隆基的身边坐了下去:“阿瞒,你也别跟我打幌子了。你心里,也感觉挺压抑,有些心事吧?”

李隆基漠然的笑了笑:“也只能闷在自己心里烦恼了,对一切都于事无补。对了,大哥来找我有事么?”

秦霄坐了下来,伸出一根手指勾响了一下琴弦:“我想你带我,去见太平公主。”

第228章 太平公主

李隆基有些惊讶的问道:“你历来不太喜欢四处套交情的,这次是什么事情?”

秦霄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没办法呀,只是为了保身。前不久我不是跟南衙大都督韦温有了一点磨擦么?这老小子,居然跑到御史台告了我的刁状,说我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张柬之提醒我,上次我派邢长风去护送大长公主的事,最好是请她向皇帝说清楚一下,不然也能惹来麻烦。”

“这事哦?”

李隆基不由得皱了皱眉头:“现在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朝堂之上神鬼乱舞,妖气袭人。连你这样大功臣、皇帝身边的红人、三品大将军也要被人构陷栽赃,还有谁能安心过日子?大哥,这事还是我拜托你办的,我这就陪你去见太平公主。”

说罢,李隆基抱起焦尾琴,和秦霄一起离开了凉亭准备出府。

出了府门,李隆基见秦霄带着特种营,不由得对他说道:“你将特种营散了吧,就我们两个人去。我带你去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