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页

郑贵妃率先发难,声音尖利:“你又要怎么样?”

对郑贵妃的喝止,朱常洛连个眼角余光都懒得欠奉,转过身对着太后躬身一礼,又转身面对群臣:“匣中密旨,事关密诏,兹事体大,怎能让沈大人一人打开?”说着话眼神飞向沈鲤斜了一眼,朗声道:“若是有个差池,试问沈大人一人承担得了这个责任么?”

明显感觉到来自对方鄙视加无视,郑贵妃早就气得两颊飞红,隐在宫袖下的手已经狠狠的捏了起来。

李太后在一旁看得清楚,不由得大为解气:“说的不错,依你看该当如何?”

朱常洛神情淡然幽幽一笑,说不出的轻松自在:“回皇祖母,就请在诸位大臣中选出几个代表,一齐前来启封,这样如果有什么事就没有后顾之忧啦。”

这个主意一出,顿时引来一众叫好称赞之声。

见朱常洛一幅胸有成竹的样子,顾宪成忽然心里一阵莫名的发慌。

郑贵妃咬着牙冷笑一声,心中已经打定了主意:等着洵儿坐稳了大位,第一个就先收拾掉你这个贱种!

经过众位大臣一致推举后,三位内阁首辅当仁不让的被选,武官中选出了李如松,文官中选出了于慎行,另外因为顾宪法是始作俑者,按规定也得列席,当下决定由六人一齐开匣取旨。

于是六人围在桌案旁边,十二只眼睛一齐盯着那只匣子。

太和殿中鸦雀无声,所有人的注意力极度紧张的期待这个关键性的一刻的到来……

只有郑贵妃心内笃定,见六人磨磨蹭蹭的不动手,不由得出声催促。

验完封条完好无损,匣子被轻轻打开了……触目所见黄绫裱底上,一个小小卷轴静静的伫在其上。

死死的瞪着那道手谕,顾宪成紧张的手心水淋淋的全是汗,不知怎么的他总觉得心里莫名有些发虚。

手谕用的是一等上好的锦绫,只看到这玉轴金龙,祥云瑞鹤图案时,再看到那熟悉清秀的馆阁体时,在场拆封的六位都是当朝重臣,只看了一眼,心里都叹息一声,手谕果然是十足真金一样的真,确是皇帝本人亲笔书写的手谕无疑。

对于这个手谕中的内容,现场六个人都是人精中的人精,连看都不必看,想也不必想。

谁都不是个傻子,单看郑贵妃故意在这个当口,有恃无恐提出这个事的时机就可以认定,这其中必定是皇上立皇三子朱常洵为国本的手谕无疑,可是不知为什么,就凭朱常洛刚才的表现,让沈一贯愣是有一种感觉,事情好象不会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