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页

看完这四条的内容,就是姬轻尘再淡定,可依然还是心惊肉跳不已。因为他非常清楚,要是改革真的能够成功的话,上面的四条施行势必会一举打破数百年来由世家大族垄断人才,垄断朝堂官员的局面。

这是一个很胆大,又具有挑战性的改革方案!

深深吸了一口气,他继续往下看章程上的内容,下面的内容是叶青枝和姬文提出的兴学的具体办法:第一,改革国子监体制。

就是在国子监实施三舍法,将国子监的生员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等级,生员依学业程度,通过考核,依次升舍。

初入学为外舍生,原无限定名额,相当于预科生或旁听生。外舍升内舍,内舍升上舍,上舍生定员100人。

平时有品行和学业的考察记录,每月由任课教授举行“私试”,每年由国子监举行“公试”,外舍生考试和平时行艺合格者可依次升入内舍。

内舍生定员200人,每两年由礼部派员与国子监会同举行上舍试,考试和平时行艺合格者可依次升入上舍。上舍生可兼任学正、学录之职,其中学行卓异者,可由国子监主判、直讲荐于政事堂、枢密院、都察院等直接作官,等于科举及第。

其他人根据学业成绩,可分别得到免发解、免省试的待遇,等于减少了部分科举考试的程序。三舍法的实行强化了学院的职能,使在校的学业与前途直接挂钩,从而有力地保障了日常教学的进行,并使得学院教育的课业与考试更加规范化。

叶青枝和姬文的长远目标就是通过三舍法使学校取士逐步取代科举取士。

第二,颁布《三经新义》。为了统一经学,国子监要设经义局,要修撰《诗》、《书》、《周礼》三经义。再由朝廷正式颁行,成为官方考试、讲经所依据的标准教材。

第三,就是兴建专门学院以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像建立武学院,充实大燕的武备,要建立律学,曾强律法监督,像建立医学学院,且分为方脉科、针科、疡科,设教授一员,学生数百人等。

第四,就是扩建和整顿地方官学。

一是设置各州学官,学官任免由礼部直接控制,全权负责管理当地教学任务,各州刺史府和太守府不得随意干预学院事务。朝廷还为地方学院拨充学田,从而在物质条件上为州县学院的维持提供了保障。就像诸州“给学田十顷为学粮,原有学田不足者益之,多者听如故。”要在诸州普设学田,解决多年来各州学院经费不济的问题,为州县学院的长远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一口气看完上面的内容姬轻尘沉默了。

因为这份关于改革国子监的方案涉及到了世家大族的利益,是一剂猛药,要是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导致改革者身败名裂,还会丢了性命。同时,这份改革方面涉及问题太多,就是在大燕的和平时期燕帝也未必会同意,更何况是现在战乱之际?

然而刚才舅舅已经郑重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这使得姬轻尘不好劝阻他。只能低声问道,“四哥对这个方案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