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页

“贱金子,回来!”陈丹娇嗔地要把金子唤回来,金子从沈淮的腋下收回头来,歪着狗头看了站在门口的陈丹两眼,摇了两下尾巴,便在小巷子兜着圈跑开来……

沈淮转头去,看到陈丹背光站在门口,她的身材没有周裕那么饱满,但亭亭玉立,窈窕多姿,穿着半截绣裳、收腿长裤,衣裳下摆就留到胯上,使得腰胯之间的曲线似掩还露,站在那里有着说不出的娴静气息。

“好了吗?”沈淮问道。

“啊。”陈丹这才意识到她刚才站门后平息心慌的时间有些长,吐了吐舌头,说道,“沈书记,你再等会儿。”

看着陈丹吐舌头、难得在人面露出来的可爱样子,沈淮才想起陈丹今年才二十二岁,心想她要是家境好一些,说不定还在大学校园享受悠闲的青春时光。

也是陈丹的遭遇,叫沈淮越发的不敢将小黎丢下不管。

倾耳听着陈丹在屋里跟睡意未除的小黎咕哝着说话,一会儿陈丹进了里屋,看不见她身影,沈淮转回身来,随金子在小巷子里撒欢,他抬头看着前面的一片屋舍。

镇宿舍前面,就是分布于钢厂路两边的钢厂职工住宅区。

梅溪钢铁厂的历史要追溯到大炼钢铁的六十年代初期,不到八十年代中期之前,钢厂都是小打小闹,每年的产能也就几百几千吨钢材,是传统的高能耗小厂。不过早期也给梅溪镇打下一定的工业基础,攒下些底子。

八十年代中期,中央支持乡镇企业发展。梅溪钢铁厂,得到县市及银行的支持,规模才得到迅速的扩张,职工人数也从一二百人扩张的八百多人。

如此用工规模,即使放在东华地区也要算规模企业。

只可惜梅溪钢铁厂的规模可以说是完全用银行贷款撑出来的,特别是大规模扩张以来,盈利的月数屈指可数。

梅溪钢铁厂没有资金能力为所有的职工解决住房问题。

虽然在八十年代末在钢厂路南面建了两栋三层职工楼,除了厂领导有分配外,额外也只有二十间挤出来,给青年职工当集体宿舍。很多职工都是附近的农民,不过早期有一百多职工,也是梅溪镇最早的居民户,大多在钢厂路两侧建房安家。三十年来,钢厂也在钢厂路的两边见缝插针的建了些住宅,分配给一些干部。

整体上,就在沈淮眼前铺开的钢厂职工住宅区,显得凌乱破旧,比城北市钢厂周围的棚户区好不上多少。

“沈书记,好了。”陈丹带上门,手里提着热水瓶,还有洗漱的毛巾跟脸盆,抱怨地说道,“也没有准备新毛巾,沈书记要是不嫌弃就用我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