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页

帝王本人,只要把握住国家的大方向和关键的人事就可以了。

而陈德兴这段时间的繁忙,则因为大明帝国现在又到了重要的转折关头了。

首先当然是战争。华夏本土基本上算是统一了,拥有二十五省并两京之地,人口超过一万万。但是这只是一个起步,是华夏文明走出东亚大陆,扩张到全世界的开始。

而华夏扩张战争,在天道二年已经全面展开!

李彦国的唐军登陆占城,在大明海军和海商的支援下,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将占城国占领。接下去,唐军还会入侵高棉,将这个文明古国,据为己有。

陈淮清和夏宝指挥的宋夏福联军,则大举入侵爪哇。在两个月前已经成功登陆!如无意外,现在应该已经完全占领该国了。下一步,就应该是以爪哇和麻六甲海峡为基地,入侵天竺了。

唐、夏、宋、福四藩在南蕃和天竺开国,显然是有榜样意义的。如果这四个藩能够开国成功,那么大明国内的其余各藩,也就对海外开国的事情更有信心和把握了——把这些藩镇弄出国其实也是一种“削藩”,从某种角度上说,是一种祸水外引之法。因此四个好榜样的价值,是怎么高估都不为过的。

对于这四藩的支援,陈德兴必须亲自过问。

和四藩的南征相比,西征更是一件关系大明生死存亡的大事儿。南征出点纰漏还要不了陈明的命,西征要是败给了忽必烈,那麻烦可就大了。

而且,西征必须要动用藩镇军。不仅是因为西方也是安置藩镇的好地方,还因为将太多的藩镇军留在本土,而让大明嫡系的六军八旗出征,可是件不大叫人放心的事情。

而安排藩镇军西征之事,也必须由陈德兴亲自过问,有时候甚至要书信往来,和各家藩镇之主商量西征之事。

陈德兴放下毛笔,从勤政殿书房(位于大殿的左侧)当中站起来,书房和勤政殿有一个小回廊连着,听到陈德兴的脚步声,一直守在外面的秘书官先一步把门拉开。

这位秘书官姓蔡,名明,和后世的某个影视女明星同名,不过却是个男子,福建兴化蔡氏的子弟。就是北宋奸相蔡京一族。兴化蔡氏本来也是大族,可惜出了个蔡京,到了南宋就混的不大好了,不复往昔的繁荣。因此这蔡氏一族的发展重心就转向海贸,发展到宋末族中出了好几个身家百万的巨商。不过蔡家在从商的同时,也没有丢下诗书,是亦商亦文的世家。在陈明控制泉州后,不少蔡家子弟就投到大明这边来了。这蔡明就是其中之一,考入了明都天道书院的天道系,毕业之后却没有当神棍,而是被担任陆军军校校长的孔玉带去了燕京,推荐给了陈德兴成了秘书官。

陈德兴也不和他说话,只是走进来勤政殿,在空旷的大殿里面踱起了步子,显然是在琢磨着西征的事情。

在西征之前,还得去开平和海都会盟,可以把被大明扣押的两万多名蒙古战俘交还给海都,以增加他的力量,还可以用兵器交换蒙古的战马……

这时身后脚步声轻轻响起,陈德兴回头一看,原来是蔡明拿着一份红色的信封快步走来——这是加密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