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孝元道:“臣明白了,臣不会引忽必烈入天竺的。”
“弗林倒是好去处,不过弗林人口众多,土地富饶,若被忽必烈取了,就怕成了蒙古再兴的本钱。”
此时的欧洲其实也没有什么,就是一群乡下骑士和土鳖君王,离文艺复兴什么的还早呢。但是来自后世的陈德兴却知道,欧洲基督教文明的潜力巨大!一旦复兴起来,就有可能成为华夏世界最强最大的竞争对手。
另外,欧洲现在的特色是小国穷国林立。而且这些小国穷国在军事上的力量并不算弱。并不是说他们能挡住蒙古大军的征服,而是他们会让征服者付出的代价和收获不相符合,让征服变成了一场亏本买卖——13世纪的欧洲太穷,想要不亏本可有点难度。
既然征服亏本,那让欧洲小国臣服自然就会成为忽必烈的首选。可这样一来,就等于将欧洲制于蒙古的保护之下,欧洲人还可以通过蒙古吸收华夏文明的养分,没准就把文艺复兴提前了!
这可就有点麻烦了!陈德兴可没有培养竞争对手的好习惯……
所以陈德兴的计划,是将欧洲诸国直接置于大明帝国的“保护”之下,可以将它们变成大明的殖民地。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将某些欧洲国家华夏化。
“大王的意思是要忽必烈去大食?”刘孝元蹙眉,“可那是旭烈兀的地盘。”
“不是的,”陈德兴摇摇头,笑道:“大食国素来有三个中心,两河、波斯和埃及。孤王这里收藏有大食国的地图,可以给你一份。如今两河和波斯在旭烈兀手中,埃及还被天方教的马木鲁克王朝所控制。忽必烈可以去打败他们,占有埃及,再据有整个北非,甚至可以越过北非大漠入侵非洲腹地。他完全可以去当个埃及大汗!”
埃及大汗忽必烈!或者叫埃及法老忽必烈一世也不错……
刘孝元思索一下,拱手道:“臣一定想方设法引忽必烈去埃及。只是……日后忽必烈入主埃及后,该用何办法治理埃及?”
陈德兴一笑:“孤王只说个建议,忽必烈或可效法大理国,以佛治心,以儒治人。”
第595章 伴君如伴虎?
李翠仙现在有点烦,因为一个名叫李恒的人不明不白死在了她的军中。
这个李恒一度是李璮、李彦国的部下,在一年多前的大清河战役中,疑似奉了灭门尼姑杨妙真的命令,在战场上行刺陈德兴。结果被杨婆儿识破,后来还带着人和陈德兴的亲卫战了一场,不敌以后才逃到忽必烈那边去的。
事情大约就是这样的,杨婆儿、李翠仙后来都是这么分析的。她们并没有包庇灭门师太的意思——其实也没有必要,老太太都七十多了,还能活几天?陈德兴犯得着去没完没了的追究吗?其实,李翠仙和杨婆儿两人的态度才是关键,只要她们靠得住,不帮着老尼姑,陈德兴就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