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宇不是很大,和常见的黄墙朱瓦不同,这庙是青瓦白墙,叫人见了后自觉生出清静庄严的感觉。寺庙的门楣上面,赫然写着三个大字:“大云寺”。
驴车就在大云寺前停了下来,墨影娘下了车,原本紧闭的寺庙大门突吱呀呀开了条缝。里面探出了个和尚,看了墨影娘一眼,没有说话,就将大门又打开了些。墨影娘闪身便进了寺庙,大门随即合上,门外的驴车也慢悠悠开动,转眼就消失在了弯弯曲曲的小巷当中,好像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一样。
明教有别于其他宗教的特色就是喜欢假托其他宗教之名传道。在西方,摩尼教和基督教结合,成为基督教清洁派。而在东方,明教又和佛教结合,打着佛教的名义传道,摩尼教的神祗也称“先意佛”,“夷数佛”,有时候也将弥勒佛和摩尼合一。
而明教在中国的寺庙早期多称“大云光明寺”,在唐朝禁止明教传播之后,幸存下来的明教寺庙多隐去光明二字,只称大云寺。
因为有明教背景,这座位于临安的大云寺是颇为低调的,寺庙位于临安城内的平民区,五方杂处,环境甚是喧闹。寺庙的建筑也颇为朴素,白墙青瓦而已,也没有什么塑了金身的佛像,大殿中只有一尊佛教化的大明尊。
庙中的香火也不甚兴旺,只有周遭的平民会来烧香祈愿,大多也不知道这里是“魔教”寺院,只当是来拜佛。庙里面有度牒的和尚只有一人,是这里的主持僧,俗家名姓墨,法号却颇为奇怪,叫“顶天”。人称顶天和尚,长得却是白白净净,个子中等,一点没有顶天立地的气概。若不是剃光了头,倒是像个白面书生。
墨影娘到来的时候,顶天和尚正在禅房里面吃饭,没有什么大鱼大肉,就是几个素菜,一小碗米饭。
“爹爹。”墨影娘摘下了浅露,露出的是一张清丽脱俗的俏脸,比起李翠仙、宝音也毫不逊色,只是多了几分不食人间烟火的圣洁气质,恍若就是从天而降的圣女。
这和尚便是她的亲爹,也是明教教主之一。之所以是之一,那是因为此时的明教并没有一个总坛。什么光明顶、黑木崖的都是没有的。整个明教分成了无数个碎块,教主车载斗量,光明使者更是多如牛毛。这位墨大教主其实就是临安府明教的头头,那位给了蒲庚寿日月令牌的方明使则是泉州明教的人物。虽然明教的各个山头并不统一,但是互相之间还是有几分香火情的。
顶天和尚抬起头,看见墨影娘便笑了起来,“影娘来了,还没有吃饭吧?就陪为父一起吃吧。”
“爹爹,您看这是什么?”墨影娘取出一叠盐茶引子双手递过去。
“这是……?”和尚见到了如此一笔巨款,自是又惊又喜,“这么多?影娘,你莫不是劫了哪里的盐茶务了吧?”
墨影娘咯咯一笑,发出银铃般悦耳的声音:“这次的买卖可比劫个盐茶务大多了!”
“难道是劫了哪家贵人的府邸?”杨和尚笑问。
“不是,不是,还要大!”
和尚半开玩笑:“啊?总不会是劫了官家的封桩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