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页

“杀鞑子,上天庭!”任道士带头吼起了陈德兴“钦定”的口号。

下面的人也跟着一起吼:“杀鞑子!上天庭!杀鞑子!上天庭!”

陈德兴很有气势地一挥大手,大声道:“对,就是要这样!只要普天下的汉人都像你们一样,和鞑子拼命,不惜一死,不惜同归于尽!鞑子灭亡之日,就指日可待啦!”

他的语气突然放沉,用力挥舞着双拳,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但是像你们这样的汉人实在太少太少,放眼江南,到处都是歌舞升平,到处都是太平安乐。江南之人根本不知道天倾之难就将到来,根本不知道鞑子的屠刀正准备把他们统统杀光!江南几千万百姓,都是沉睡不醒!我们一定要去唤醒他们,不仅要用我们的血,而且还要用我们的笔。要将北虏的凶残,要将我霹雳军将士的神勇,要将北地汉儿和凄苦,要将鞑虏灭亡我汉人,断绝我华夏的用心告诉普天下所有的汉人。

一定要让他们知道,只有战斗,才有活路。要让他们知道,华夷不两立,汉虏不共天!”

第132章 政治委员来了

丽春阁位于瓜洲码头东北,是一座六角状的楼阁,是整个瓜洲县最好的去处。此时阁内灯火如昼,人声鼎沸,在楼阁外面老远便能听到划拳声、丝竹声、歌唱声、欢笑声不绝于耳。

这瓜洲位于长江和大运河的交汇处,和镇江府隔江相望,同扬州城相聚仅二十多里,是四方客商汇聚的焦点。两淮之战现在已经大致结束,虽然益都李璮在不久之前兴兵占领了淮水北岸原属于大宋的两座城池。不过和益都的战争似乎并没有影响南北货的贸易。

北虏退兵之后,瓜洲似乎在一夜之间就成了万商云集之处,连带着清冷了大半年的丽春阁也一下变得生意兴隆。若不是陈德兴和丽春阁新来的老板是朋友,不提前几日,就休想在丽春阁订下包间儿。

就在丽春阁顶楼大厅正中,摆放着一张硕大无比的方桌儿,桌上金樽美酒,玉盘珍馐,错落杂陈。

大宋的餐饮在陈德兴看来已经到了不亚于后世的地步,山珍海味,煎炸炖炒,除了没有辣椒,其它后世有的菜肴,基本都能在大宋找到相类似的东西。而且……全都是保质保量,没有掺假使坏的。

大宋商人的诚信,似乎要远远好于几百年后的那个时代!

各色的美食,已经将一张大方桌子摆得满满当当的,屋子里还烧着暖炉,虽是冬日,却暖如春夏。

席位以陈德兴为首,吕师虎、陆虎、高大、黄智深、任宜江、齐塔、王威等霹雳水军诸将依次而坐。而陈德兴身后,还有一个艳妆女子在伺候着,这女子正是此间新鲜出炉的老板杨婆儿。她也真是挺能折腾的,现在已经不是明玉阁的老鸨,而是这间丽春阁的老板了。

顺便一提,这丽春阁并不是私产,而是官产——宋朝可没有官不与民争利一说,凡是有利的地方,官府都是要插一脚的!之所以如此,陈德兴的看法还是宋朝的绅权不张。宋朝虽有科举,但是并不怎么优待读书人,没有秀才、举人等功名,除了少数世宦大族,其余都是势力不大的民户,自然没有力量阻挡朝廷争利。这便是宋朝的财政收入要远超过明清(不包括被列强轰开大门的晚清末期)的原因。

不过官府与民争利并没有让宋朝的商业活动萎靡,反而因为朝廷可以从繁荣的商业中获得巨额利益,而更加鼓励和促进商业,使得商业空前繁荣。而这空前繁荣的背后,不用说,自然是有腐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