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制之后,帝国海军对军事部署,特别是舰队的部署情况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原本隶属于北大西洋战区第四舰队的四支作战舰队仍然留在了大西洋战区之内,其中第41舰队驻扎在直布罗陀,第42舰队驻扎在扑茨茅斯,第43舰队驻扎在太子港,第44舰队驻扎在诺福克。另外,原先属于南大西洋战区的第六舰队的第61舰队划归大西洋战区,改编为第45舰队,驻扎在开普敦;原先属于中西战区的第二舰队的第21舰队划归给大西洋战区,改编为第46舰队,进驻亚历山大。
表面上,第四舰队的规模扩大了很多,实际上却缩小了近三分之一。
比如,前四支舰队各只剩下了二艘战列舰,辅助战舰则减少了三分之一。新编的二支舰队的主力则全是大型巡洋舰,且总战舰数量都不超过二十艘。
显然,帝国海军已经开始缩减舰队的规模了。
其实,早在七十九年(47年)初的时候,帝国海军就开始出售,乃至赠送战舰。
首先被处理掉的就是那些到战争结束时还在服役的老式战列舰,而且几乎都是以赠送的方式移交给了几个重要的同盟国。紧接着,帝国海军开始兜售在战争爆发前,以及战争前期建造的战舰,其中就包括了快速战列舰。当时,如果不是帝国国内民众自发捐款,要求海军保留“太宗”号这艘“功勋战舰”,并且将其改建成海上博物馆,恐怕帝国海军真会将这艘战舰出售给别的国家。
按照海军的计算,战后只需要保留十八艘最先进的战列舰,以及一半的其他战舰,就足以在战后维护帝国的全球利益了。而裁减名单中,几乎罗列了所有的大型巡洋舰,以及全部的轻巡洋舰。
反正,当时帝国海军几乎是把能够拿来卖的都拿了出来。
陈锦宽这么做,也是未雨绸缪。
在七十九年(47年)的军费拨款中,海军的军费比七十八年(46年)的正规预算少了大概三分之一,如果算上七十八年(46年)上半年获得的额外拨款,则少了一半有余。随着军费减少,海军自然不能继续维持庞大的规模,必须想方设法的缩减开支,并且设法将手里的实物变现。
换个角度看,如果当时帝国海军不连买带送的把受理的多余战舰处理掉,恐怕绝大部分战舰在五年之后都得已废钢铁的形式卖给拆船公司,那时候就别想卖个好价钱了。而趁着几乎所有国家都对强大战舰有着足够热情的机会,尽快把手头的战舰卖掉,才能赚到更多的钱,让海军有足够的资金发展壮大。
其实,让海军决心卖掉大部分战舰的关键原因还是发生在七十八年(46年)年底的一件事情。
当年的十二月十一日,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在帝国南方城市广州的郊区成功试飞。
仅仅在十五天之后,亲自到现场参观了试飞过程,并且返回帝国海军司令部,在严国荣手下任职的秦孝东(最初的时候,秦孝东已经被列入了退役将领的行列,后来在白佑彬、蓝凌波与江洪波等人的活动下,让他在严国荣手下找到了一个不太合适,却比没有好得多的位置:新技术装备办公室主任)就向陈锦宽与卫延年提交了一份海军未来发展报告,在其中格外强调了飞机对未来海战的影响。
几乎同时,董翔宇等一批帝国的顶尖人才也向帝国首辅提交了一份类似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