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轮规模不算大,却异常激烈的战斗中,不但驱逐舰官兵的素质与战斗能力得到了检验,第四批“花”级驱逐舰的强大战斗力也得到了印证。
与前三批“花”级驱逐舰相比,第四批“花”级驱逐舰除了标准排水量进一步增加,超过了四千吨之外,主炮口径达到了一百五十毫米,成为了世界上第一种装备了一百五十毫米舰炮的驱逐舰。虽然主炮的数量减少了三分之一,但是主炮的威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在对付商船的时候,一百五十毫米舰炮明显比一百三十毫米舰炮有效得多。当然,主炮的射速有所降低,这就要求尽量提高命中率。
面对“手无寸铁”的商船,“花”级驱逐舰简直就是一群野狼。
五点过的时候,秦孝东才投入了巡洋舰战队。只是,他给四艘巡洋舰安排的是追击任务,而不是像其他特混编队那样,去冲击敌船队。
这就是秦孝东与众不同之处。
一般情况下,在攻击敌船队的时候,破交舰队的指挥官会用速度快,且火力稍弱的战舰执行追击任务,而让火力强,速度稍慢的战舰负责包围与冲击敌船队。秦孝东却经常用火力强的战舰去执行追击任务,而他的理论也很简单:高强度的火力能够保证用最短的时间瘫痪敌船只,为全歼敌船队奠定基础。
让四艘“湖”级巡洋舰执行追击任务,这确实有点大材小用,效果却非常好。
不说别的,巡洋舰能够在更远的距离上击中敌船只,并且用更短的时间让敌船只瘫痪。这样一来,在追击作战中,虽然巡洋舰的速度不如驱逐舰,但是却远远高于商船,而一艘巡洋舰的作战效能至少相当于三艘驱逐舰。
战斗打到五点半左右,基本上已经没有悬念了。
“江西”号与“云南”号特混编队的巡洋舰与驱逐舰战队挡住了美军船只向南突围的航道,而“云南”号特混编队的主力战队与次主力战队则挡住了美军船队向西突围的航道,“江西”号特混编队的主力战队与次主力战队正在打扫战场,一步步的向美军船队逼近,其十艘大型巡洋舰则轮番上阵,用配备的重型鱼雷击沉瘫痪在海面上的美军船只。
战场东面,“黑龙江”号特混编队稳打稳扎,一步步的缩小着包围圈。
如同秦孝东所预料的那样,几乎所有美军船只在其他三个方向的压力下,全都向北面涌了过来。
到五点四十分的时候,“安徽”号特混编队的十一艘大型战舰都已散开了。
十一艘战舰编成了一条长达二十五海里的“长蛇阵”,每艘大型战舰之间的间隔距离都在二十五链左右。显然,这个距离远远超过了常规战术时的间隔距离,可是却能最有效的发挥大型战舰的火力优势,不给敌人任何突围的机会。
在编队的左前方,已经收拾了第三批突围船只的四艘驱逐舰已经重新编好了队列。
按照秦孝东的命令,四艘驱逐舰向第六批突围的美军船只发动了鱼雷攻击,这也是驱逐舰战队的最后一轮鱼雷攻击,因为每艘驱逐舰上只有三十条鱼雷。此时发动鱼雷攻击,也只是为了让大型战舰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战术机动,减轻正面战线上的压力。毕竟,当数十艘,甚至上百艘船只同时涌来的时候,仅靠十一艘大型战舰很难将其全部拦截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