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正是陈锦宽在众人都认为不可能,在众人都不相信的情况下,采纳了董翔宇等人的方案,从而为帝国海军三百年来的第一场技术革命打下了基础。等到十年之后,当所有人回头看此时的帝国海军时,恐怕不会有一个人否认科学家与工程师做出的贡献,同时也不会有一个人否认陈锦宽的远见卓识!
第六章 孤岛血战
在得到陈锦宽的授权之后,白佑彬全程参与了“海军十年规划”的讨论与修订工作。
在此期间,太平洋与北大西洋上的战争仍然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八月四日,陆战第五军的先头部队在第33舰队与火力支援舰队的支持下登上了瓦胡岛西面的海滩,并且在二日之内巩固了登陆场,建立起了临时码头,并且向岛屿腹地推进了大概三公里。
进攻瓦胡岛的作战行动是自瓜岛争夺战之后,帝国海军陆战队打得最艰难的一次战役。
最初的时候,余辉宏只准备了五个陆战师,并且认为在火力支援舰队的支持下,陆战队就能打下瓦胡岛,根本不需要第33舰队(当时番号已经变更为第13舰队)的支持,结果却完全在余辉宏的预料之外。
在为期二天的滩头阵地争夺战中,陆战队就伤亡了三千多名官兵。
当时,美军在四十四个小时之内发动了七次大规模反击,投入的反击兵力超过了八万。用前线作战的陆战队官兵的话来说,美军的拼了命的想将上岸的帝国陆战队赶下大海,夺回滩头阵地。
与陆少丰不同,在遇到美军的激烈抵抗之后,余辉宏立即调整了战术。
在经过了二天的激烈争夺之后,首先上岸的第31陆战师被第37陆战师与第44陆战师替换了下来。同时,陆战队暂时停止向内陆挺进,转为全面加强滩头阵地的防御,并且在外围构筑了三道防线。
为了加强对登陆部队的支援,余辉宏还提前派出了炮兵部队。
到八月七日的时候,不但第13舰队与火力支援舰队参加了战斗,刚刚完成组建的第12舰队也到达了战场,并且在蓝凌波的指挥下参加了炮击瓦胡岛的作战行动。随后,第31舰队(临时番号为第14舰队)与“海虎”号破交舰队也赶了过来,担负起了封锁珍珠港,对付美军小型舰艇集群的作战任务。
到九日凌晨,美军又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反击。
在打退了美军的最后一轮反击之后,被派上战场的三个陆战师已经阵亡了一千七百六十四名官兵,另外还有三千八百五十一人负伤,失踪一百六十三人。当然,美军的伤亡要比帝国海军陆战队多得多。
不说别的,余辉宏派了三个工兵营,用了二天的时间才清扫了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