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尼米兹在委任哈尔西为第三舰队司令官的时候,看重的不是其才华,而是其胆略。
从第三舰队后来的人事安排就能看出,哈尔西出众的并不是其指挥才能。
在由哈尔西出任第三舰队司令官之后,尼米兹还先后委派弗莱彻,金凯德与威利斯·李担任作战舰队指挥官,从而使哈尔西不用率领舰队作战,可以将全部的精力用于处理舰队事务,以及跟麦克阿瑟周旋。
这些安排,一方面说明尼米兹对哈尔西的指挥才能有所顾虑,另外一方面也说明麦克阿瑟确实够专横,不然根本不需要专门安排一名海军中将(后来升为上将)与之周旋。
由此可见,尼米兹非常了解哈尔西。
从根本上讲,哈尔西不是没有指挥舰队作战的才能,毕竟任何一名海军将领,除了那些在后方负责文职,或者后勤,或者科研工作的之外,都拥有足够的指挥才能,不然不可能升为将领。
只是,哈尔西具备的才能并不适合美军的实际情况。
换句话说,哈尔西属于那种擅长打顺手仗,而不擅长在逆势下扭转战局的指挥官。
除了在参战初期的“关岛海战”中获得了一次并不明显的胜利之外,随着帝国海军迅速加强了太平洋战场上的兵力,并且调整了战略部署,美国海军就再也没有在战场上获得过一次有利态势了。
也就是说,三年多来,美军基本上都是在逆境下作战。
显然,这不是哈尔西擅长的作战方式。
用后人的评论来说:如果给哈尔西二倍于敌人的兵力,他能够将任何一个对手打得落花流水;如果只给他与敌人相等的兵力,他就只能勉强招架;如果兵力不如敌人,他将被对手打得落花流水。
由此就可以看出,哈尔西确实不适合在战场上指挥舰队作战。
斯普鲁恩斯的出现,正好弥补了哈尔西的缺陷。
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斯普鲁恩斯,美军很有可能在七十五年(43年)的时候就输掉太平洋战争,从而输掉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
问题是,斯普鲁恩斯也没有能够力挽狂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