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郑恩博愿意还是不愿意接受,这就是新的作战计划。
作为帝国海军军人,郑恩博只能执行命令,而不能讨价还价。
当然,执行命令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如果第11舰队无法完成任务,就得看第31舰队的表现了。同样的,如果斯普鲁恩斯只是虚晃一枪,并不打算在西南太平洋上与白佑彬决战,能否扩大战果,夺取西南太平洋上的制海权,照样得看第31舰队的表现。
从此可以看出,郑恩博此时的心情很矛盾。
一方面,他不想白佑彬在自己的地盘上再立战功,可另外一方面,他又希望白佑彬能够击败斯普鲁恩斯,为夺取制海权奠定基础。
从根本上讲,这是的个人欲望与海军军人职责感之间的矛盾。
作为一名在逆境中锤炼了三年的年轻将领,郑恩博很懂得怎么克制内心的矛盾。
一直到八日上午,郑恩博都在严格的按照计划行动。
第31舰队在收到消息之后,立即改变了航向,跟随美军第三舰队的二支作战舰队向斐济群岛东面海域驶去。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郑恩博没有让侦察舰前出执行侦察任务,而是将重点放在了两翼。
虽然只与斯普鲁恩斯交过一次手,但是那次的惨败让郑恩博刻骨铭心,也让他非常清楚的知道,斯普鲁恩斯绝不是那种容易对付的将领。
如果斯普鲁恩斯知道第11舰队就在前方等着他,而第31舰队将趁此机会干掉威利斯·李与蒂里特,他会怎么办?只要斯普鲁恩斯的任务是帮助哈尔西夺取斐济群岛附近海域的制海权,他就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威利斯与蒂里特完蛋,而会想方设法的与其会合,然后集中力量对付敌人的某一支作战舰队。
因为第11舰队在机动寻找机会,而第31舰队则尾随在威利斯与蒂里特的身后,所以斯普鲁恩斯要想寻找决胜的机会,就得把矛头对准第31舰队,而不是第11舰队。
如此一来,郑恩博既是猎人,也是别人的猎物。
为了避免遭到突然袭击,就必须撒开侦察网,格外提防两翼与后方。
显然,郑恩博的个人能力确实不错。或者说,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当初,在所罗门海支援陆战队的时候,就是因为掉以轻心才遭到了斯普鲁恩斯的突然袭击,结果导致二艘“皇帝”级战列舰战沉,另外二艘遭到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