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双方在九点五十五分打出了最后一轮齐射之后,都转向离开了战场。当然,离开的只是主力舰,双方的辅助战舰没有急着撤退,而是留了下来,负责打捞落水人员,抢救受损战舰。
因为交战海域的面积并不大,在撤退的时候,“太宗”号与“内布拉斯加”号的距离近有二万米。所以在主力舰撤退之后,双方的辅助战舰,特别是轻巡洋舰又打了起来。反而是双方的驱逐舰没有参加战斗,毕竟需要战舰去打捞落水官兵。
辅助战舰的炮战持续十一点过,才缓缓结束。
此时,莫怀成已经率领“关岛”号破交舰队赶了过来,负责为受损的二艘战列舰护航。同样的,尼米兹也紧急电令金凯德派遣一部分战舰去掩护撤退的第51舰队。
十一点半,白佑彬收到了战区司令部的电报。
增援中途岛的行动被取消了,运输船队在“海狮”号破交舰队的掩护下调头转向,返回了阿普拉港。
显然,江洪波担心运输船队在没有第11舰队掩护的情况下遭到美军第52舰队的袭击,而“海狮”号破交舰队仅有四艘大型巡洋舰,绝不是第52舰队的对手,因此只能放弃增援中途岛的行动。
到此,“第三次中途岛海战”结束。
对交战双方来说,这场海战的结局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第三十四章 悻悻而归
战斗结束的时候,第11舰队损失了二艘战列舰,五艘轻巡洋舰与七艘驱逐舰。
按照第11舰队当时的统计结果,战斗中击沉了美军一艘战列舰(“俄勒冈”号),六艘轻巡洋舰与十一艘驱逐舰。后来,经海军情报局证实,美军第51舰队在“第三次中途岛海战”中一共损失了二艘战列舰(“俄亥俄”号与“俄勒冈”号),八艘轻巡洋舰与十一艘驱逐舰。
表面上,双方打成了平手。实际上,第11舰队的损失更大。
如果不是维修船在二十九日就赶了过来,不然“熹宗”号肯定会在回到阿普拉港之前沉没。另外,三艘维修船及时到达,不但拯救了奄奄一息的“熹宗”号,还拯救了二艘同样遭到重创的轻巡洋舰。如果当时美军也有维修船,“俄亥俄”号就不会在返航的时候沉没,美军也就不会损失二艘战列舰。由此可见,第11舰队在战场上没有击败第51舰队,而是在后勤保障方面取得了胜利。
另外,“熹宗”号的损伤极为严重。
按照严国荣提交的评估报告,修复这艘战列舰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人力与物力不会比重新建造一艘同类型的战列舰少多少。另外,“皇帝”级乙型战列舰早已停产,库存的零备件非常有限,要想修复“熹宗”号,就得采购很多零备件。最终,海军还是决定修复“熹宗”号,而不是将其改装成火力支援舰。另外,在修复“熹宗”号的同时,还要对其进行全面现代化改进,使其战斗力得到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