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页

巨浪[校对版] 闪烁 1574 字 2022-10-20

相对而言,破交战对协约国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对同盟国的影响。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是二个国家集团的地理环境。

同盟国集团中,占主导地位的几个国家都位于亚欧大陆上,除了海运之外,还能通过陆运相互支援,相互支持。当然,陆上运输线路的效率以及运输能力都远远比不上海运。只是,从帝国出发,船队只需要经过南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就能到达土耳其与意大利的港口,然后再通过陆上交通线将物资运送到德国。同样的,土耳其出产的物资也只需要经过印度洋与南洋就能到达帝国本土。

除了澳洲大陆,协约国集团在南洋与印度洋周边地区没有成员国,也没有海外领地,更没有海军基地。而澳洲大陆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其东南部,主要的港口也集中在东南部。因此,协约国集团要想出动破交舰队打击同盟国集团的海上航线,就必须扩建澳洲南部与西部的港口,并且派遣战舰跨越半个地球前往这些港口,然后再进入印度洋执行破交作战任务。即便不看地图,都能知道,这样的作战方式效率不会高到哪里去。

相对而言,协约国的处境就极为尴尬了。

从美国西海岸,或者从巴拿马运河前往澳洲与新西兰,船队需要穿越大半个太平洋。而太平洋极为广袤,即便南太平洋上分布着大量岛屿,协约国集团也不可能在如此广阔的范围内建立起足以阻拦破交战舰的防线,也就不可能确保海上航线的安全。

从美国东海岸前往英国、西班牙与俄罗斯的海上航线都要途径北大西洋。在帝国海军控制着直布罗陀要塞的情况下,帝国海军的破交舰队可以自由进出北大西洋,也就能够对北大西洋上的海运航线产生巨大的威胁。

另外,从南美洲,以及西部非洲出产的物资要运抵美国或者协约国其他成员国的本土港口,都需要经过大西洋中部与大西洋北部,这两片海域都在帝国海军破交舰队的活动范围之内。如此一来,协约国集团在获取海外资源的时候,也要受到巨大的威胁。

正是这种地理环境上的差别,导致交战双方在破交战场上处于不同的境地。

从一开始,同盟国就更加重视破交作战,而协约国则更加重视保交作战。在七十五年(43年)之前,协约国集团投入破交作战的舰艇还不到执行护航任务的十分之一。当时,美国海军的大部分老式战列舰,以及最先服役的大型巡洋舰几乎都在执行护航任务。

也正是如此,战后很多人都认为,同盟国集团能够获得胜利,主要就是在破交作战上占有主动权。

从经济学角度看,即便破交作战的主要力量,即大型巡洋舰的造价极为高昂,可是在破交战场上,大型巡洋舰的作战效率超过了其他所有战舰。按照交换比来计算,一艘大型巡洋舰相当于一百三十五万载重吨的商船与七万五千吨护航战舰的总和。如果按照造价来计算,大型巡洋舰能够在战场上获得自身价值三点五倍的战果。

毫无疑问,破交战比护航战的效率更高,也更有价值。

由此也不难理解,美国为什么情愿少造几艘快速战列舰,也要建造足够多的大型巡洋舰。如果美国输掉了破交战,就必然输掉整场战争。

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军指挥官对帝国海军的破交舰队肯定是深恶痛绝。

也正是如此,尼米兹才会想方设法的干掉帝国海军在太平洋上活动的破交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