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灾难并没有结束。
在了望员确定三号目标舰的舰首已经脱落,注定会沉没之后,第11-2主力编队里三艘之前已经遭到了重创的战列舰迅速掉转炮口,瞄准了前面的二号目标舰。
六点十五分的时候,原本应该撤出战斗的“太宗”号也加入了炮击。
此时,白佑彬收到了“太祖”号发来的消息。“太宗”号被摧毁的是通信中心,而不是舰桥,包括蓝凌波与“太宗”号舰长尹朋辉上校在内的大部分官兵都之受了亲伤,只有三名官兵的伤势比较重。当然,“太宗”号也丧失了舰队指挥能力,只能将指挥权移交给“太祖”号。
这下,排在最前面的“马萨诸塞”号成为了重点“照顾”对象。
第五十四章 最后冲刺
六点十八分,“马萨诸塞”挨了第一枚从“宣宗”号上打来的穿甲弹。
此时,双方的交战距离已经扩大到了二万米左右,可是这个距离似乎并没有对第11-2主力编队里四艘伤痕累累的战列舰产生多大的影响,因为此时第11-2主力编队的速度已经降低到了十六节!
可以说,从“印第安纳”号遭殃开始,运气就转向了第一舰队。
当时,“宣宗”号上只有五门主炮还能继续作战,而且其中一门主炮的炮弹输送轨道还出了问题,只能依靠人力搬运炮弹,能够每五分钟打出一枚炮弹就非常的了不起了。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宣宗”号用一枚四百毫米重型穿甲弹为“马萨诸塞”号奏响了“安魂曲”,同时也吹响了第11-2主力编队绝地大反击的号角。
这枚穿甲弹准确的打中了“马萨诸塞”号的c炮塔。
从后来的勘测看,命中点几乎与打爆“印第安纳”号的那枚穿甲弹一样。只是“宣宗”号的运气没有好到极点,穿甲弹不但没有进入弹药舱,甚至没能进入炮塔,只是强烈的爆炸威力让“马萨诸塞”号的c炮塔彻底失去了战斗力。
仅仅三分钟之后,重新投入战斗的“太宗”号战列舰用一次“两连击”证明了作为第11-2主力编队旗舰的实力。只是事后考证,在击中“马萨诸塞”号的那二枚穿甲弹之中,有一枚很有可能来自“太祖”号。只是在证据不确凿的情况下,帝国海军最终将这两个战果都记到了“太宗”号的头上。
第一枚穿甲弹(很有可能来自“太祖”号)打中了“马萨诸塞”号b炮塔的炮座。只是入射角太大了,这枚炮弹除了震伤了炮塔内的炮手,让b炮塔的液压旋转机构受到损伤,使其难以灵活转向之外,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伤。
第二枚穿甲弹打中了“马萨诸塞”号左舷的三号副炮炮塔,并且在砸毁了副炮炮塔之后砸穿了后面的露天甲板,最终在击中了水平装甲之后发生爆炸。
事实证明,“太宗”号的炮击相当准确,可是运气仍然差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