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海军总参谋部发来了第四封电报,这次署名不是卫延年,而是陈锦宽。
按照电文的意思,陈锦宽让白佑彬自行做出是否继续执行战役计划的决定。也就是说,此时第一舰队可以转向返航,放弃这次的作战行动。如果白佑彬觉得有必要,仍然可以继续前进。当然,目的不再是拦截协约国舰队,而是拦截欧洲联合舰队。
虽然电报中没有提到帝国海军准备用什么办法对付得到加强的美国太平洋舰队,但是从电文内容来看,海军肯定正在对部署做出调整,以便在第一舰队不在的情况下,用手里的六艘老式战舰应付美国海军的威胁。
考虑到这一点之后,白佑彬没有征求参谋的意见,做出了继续前进的决定。
毕竟,当时没有任何情况表明,美国派遣舰队不会在蓬塞港等到欧洲联合舰队到达,然后一起进入太平洋。即便美国派遣舰队先行一步,只要能够歼灭欧洲联合舰队,帝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仍然能够拥有巨大的战略优势。
如此一来,第一舰队继续前进,仍然有可能实现这次战役行动的最高目的!
第十八章 一意孤行
七月九日,舰队离开了加利福尼亚寒流,进入了无洋流海域。
为了保证即使到达,舰队仍然维持着二十四节的巡航速度。如此一来,舰队在到达马尔佩洛岛海域的时候,八艘战列舰上只有百分之十七的燃油,七艘轻巡洋舰的燃油只有百分之十一。
这天,白佑彬收到了海军总参谋部发来的第五封电报。
美国派遣舰队已经在十二个小时之前离开了蓬塞港,去向不明。另外,十多天前离开珍珠港的“北卡罗来纳”号与“华盛顿”号战列舰在十个小时前返回了珍珠港,只是无法确定是否将再次出航。
这封电报让白佑彬产生了更加强烈的不安感。
毫无疑问,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也正在做调整,而且很有可能将五艘战列舰编成一支舰队,然后与另外四艘老式战列舰组成的舰队挑战帝国海军。如此一来,派遣舰队将有很大的可能提前进入太平洋。
当天,白佑彬一直守在司令舰桥,等待海军总参谋部的最新情报。
可是,他等来的不是海军总参谋部的电报,而是“海龙”号破交舰队发出的“危险”信号。
当天晚上九点半左右,在舰队前方的“海龙”号破交舰队遭遇了一支拥有四十多艘商船,以及近十艘护航战舰的美军运输船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