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地炮火支援中,重达六十公斤的一百五十毫米炮弹几乎能够摧毁所有的非永久性防御工事,也就是除了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的防御工事。因此,一百五十毫米口径的舰炮能够承担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对地支援任务。
相对与军事防御工事来说,民房显得不堪一击。
东京的大部分房屋也是木制结构,在第14舰队的炮击中,三百五十毫米口径的高爆弹能够彻底炸毁弹着点五十米范围内的所有建筑物;对半径一百五十米范围内的所有建筑物构成永久性损伤,并且对建筑物内的人员产生严重伤害;对半径三百米范围内的建筑物产生损伤,弹片仍然能够杀伤建筑物内的人员。
即便是一百五十毫米口径的高爆弹,也能对半径一百米范围内的建筑物构成严重破坏,并且杀伤躲避在建筑物内的人员。
这是帝国海军陆战队在占领东京之后,对炮击现场做出的实际勘测与调查后的结果。
萨尔瓦多的房屋不会比东京的房屋坚固多少,第62舰队使用的炮弹也不比第14舰队的差,而且其四百毫米高爆弹的破坏力更强,所以萨尔瓦多在炮击中遭到的破坏与伤亡绝不会比东京差。
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
据巴西政府的调查,在这场持续了十一个半小时的炮击中,直接死于炮击的市民为三万一千八百二十七人,伤残八万九千五百八十八人。因为抢救不及时,间接死于炮击的市民为三千二百六十八人。
也就是说,这场炮击导致十二万市民伤亡!
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第14舰队炮击东京的“战果”。
主要还是炮击在傍晚时开始,而且来得非常突然。当警报声拉响的时候,炮弹已经落了下来,很多正在家里吃晚饭,或者准备吃晚饭的市民根本来不及躲避。另外,萨尔瓦多并不是前线城市,巴西也不是参战过。这里,已经有二百多年没有受到战火的骚扰了。结果,很多家庭都没有地下室,而且医疗与消防设施严重欠缺。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没有人料到第62舰队会炮击一个中立国的港口城市。
当时,巴西已经向帝国发了外交信函,表示对萨尔瓦多港接纳交战国的战舰完全不知情,并且愿意按照帝国的要求,严惩当事人。
实际上,这已经表明了巴西的态度。
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愿意按照帝国的要求惩罚其地方官员,足以证明巴西不想卷入战争,或者不想这么快就卷入战争。
当时帝国还没有来得及给巴西发去外交照会,只是在前几天发表了严重抗议,认为巴西违背了《国际战争法》,并且在外交抗议中使用了一些极为严厉的措词,比如“巴西要对此负全部责任”,“巴西应该为自己的行为受到惩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