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页

巨浪[校对版] 闪烁 1302 字 2022-10-20

凌晨一点不到,第11舰队停止了炮击,退到外海补充弹药。

凌晨五点半,白佑彬让于右任下达了战备命令,同时让第12舰队转向前往预定的作战海域。

七点刚过,第12舰队到达作战海域,并且按照计划开始了登陆前的炮火准备。

八点,如同潮水般的,运载着第一批上岸部队的登陆艇冲向了长崎半岛的海滩。第11舰队也在此时参加了战斗,舰队的炮火压制达到了顶峰。

第四十六章 窒息炮击

总体来说,舰队为支援登陆作战提供的炮火打击分为了两大类,即以打击防御基础设施为主的前期炮火准备,以及以打击防御部队有生力量为主的直接炮火支援。这两大类炮火打击又根据不同的性质分成了一些小类,比如炮火遮断就属于直接炮火支援,而对港口、城市的炮火打击则归为前期炮火准备。

在所有的支援炮火战术中,第一批登陆部队上岸前的炮火打击最为特殊。

这一阶段的炮火打击持续时间非常短,一般在五分钟到半个小时之内,目的不是摧毁敌人的防御工事,也不是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而是打击敌人的斗志与士气,摧毁敌人的战斗信心。

此时,舰队的炮火打击强度将达到最大限度。

也就是说,舰队必须尽一切可能的向敌人的岸防阵地倾泻炮弹。很多时候,即便没有明确的目标,也要将炮弹打出去。反正,只要炮弹落到了敌人的岸防阵地上,就算完成了任务。至于有多大的实际效果,就不是舰队需要关心的了。

这一战术理论最初来自于陆战队的一次实战演习。

当时,担任“蓝方”(假想敌)的陆战队躲在地下防御工事内,经受了大概十五分钟的炮击。虽然没有官兵在演习中伤亡,但是演习结束之后,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官兵出现了不正常的反应,很多官兵甚至连续几个月失眠。

这一现象立即引起了陆战队的高度重视。

随后,陆战队请来了一批心理学专家,对出现问题的陆战队官兵进行逐个诊断。而心理学专家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战争综合症。

当时用的并不是这个名词,但是大概意思相差不大。即大多数官兵表现出来的心理疾病症状,都是在经受炮火轰击的时候产生的。

心理学专家的调查报告引起了陆战队高层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