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日本炮兵的还击对舰队基本上没有威胁。当时日本陆军装备的重型火炮并不多,而且受到海滩环境的限制,大部分火炮都部署在海岸线后方五到八公里处。而陆军火炮的射程几乎都在十五公里之内。也就是说,日本陆军的火炮很难“购得着”海面上的战舰,甚至对贴近海岸线的驱逐舰都没有多大的威胁。
当天晚上,日军就做了防御调整,一支部署在茂原的旅团向九十九里方向转移。
次日,第14舰队转移阵地,开始炮击茂原附近的日军营地,甚至在当天下午炮击了千叶南部的市原城。
这轮炮击不但重点“照顾”了日军的军事目标,还重点打击了市原与茂原的火车站,九十九里镇西北的东金镇等交通枢纽。
从这些迹象足以判断出,这是登陆前的前期炮火准备。
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登陆作战的难度,确保陆战队顺利上岸,在前期炮火准备中,除了重点打击敌人的岸防阵地以及军事设施之外,还要尽量破坏通往登陆场的交通基础设施,使敌人不能迅速向登陆场派遣援军。
因为在以破坏为目的的炮击中,比如上次大战帝国海军突袭长崎,主要打击的是军事目标与工业目标,交通基础设施并不是重点打击对象。所以,是否在炮击中打击交通设施,特别是道路交通设施,成为了甄别是否是登陆前的前期炮火准备的关键依据。
三十日,登陆舰队到达预定海域。
至此,日本大本营不再怀疑大明帝国海军陆战队将在九十九里原登陆。在铁路别损坏,道路交通受到炮火封锁的情况下,日本陆军很难迅速向九十九里镇增兵。按照一般的标准,前期炮火准备只有三到五天的时间,最长不会超过十天。也就是说,到达九十九里镇东面的陆战队随时有可能上岸。
当时,能够对登陆场构成威胁的,只有部署在八街镇的一个炮兵团。
问题是,八街镇距离海岸线只有十八公里,完全在炮火支援舰队的打击范围之内。只要这边的炮兵投入战斗,将立即遭到舰队炮火的还击。日本陆军没有一门火炮的射程超过了二十公里,大明帝国海军主力舰的主炮射程全都超过了三十五公里。在此情况下,即便主力舰只能在距离登陆场十公里外的海面上活动,也能摧毁所有对登陆场有威胁的日本陆军炮兵部队。
如果得不到联合舰队的支持,驻防九十九里镇的几千名日军根本挡不住登陆部队。
更要命的是,九十九里滨的海滩都是沙质海滩,日军根本无法在这边修建地下工事。守备部队投入战斗之后,都将成为炮火支援舰队的打击目标。暴露在外的步兵根本经受不起舰队炮火的“摧残”。
即便高野五十六等头脑还比较清醒的日本海军将领已经认识到,敌人准备在九十九里滨登陆,并不是想立即打地面战争,而是想把联合舰队吸引过去,让联合舰队离开横滨,从而为敌舰队杀入东京湾创造条件。可是,在当时的情况下,高野五十六也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让敌人的陆战队顺利上岸,房总半岛将迅速失守。只要房总半岛失守,敌舰队仍然能够轻易突破三浦水道,杀入东京湾。
当天晚上,收到大本营海军部的命令后,高野率领联合舰队离开了横滨港。
与上次掩护第二舰队杀出相模湾不同,此时联合舰队中弥漫着战败前的悲观情绪,从士兵到军官,从军官到将领,几乎所有人都意识到,日本离战败只有一步之遥,联合舰队也到了最后的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