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当时白佑彬就基本上否定了联合舰队突围的可能性。
显然,突围的只是巡洋舰与驱逐舰。
即便只是巡洋舰与驱逐舰,也不能“大大咧咧”的直接冲出来,必须借助地形掩护,也就是沿着海岸线南下,这样才能避开雷达。
至少,经过前面几次海战,日本海军应该对雷达有比较深入的认识。
相对而言,房总半岛地势平坦,其平均海拔仅几十米,对雷达产生的干扰并不严重。另外房总半岛是东北向西南走势,并没有完全深入太平洋。因此,日本战舰借助房总半岛的掩护向南突围的可能性非常小。
相对而言,沿着相模湾西岸的伊豆半岛南下更加隐蔽。
伊豆半岛的平均海拔超过了一百五十米,且沿海平原地带非常狭窄,航道也相对较深,可以供大型战舰通航。
当时白佑彬就做出了这一判断。
问题是,罗清远不可能没有考虑到这种情况,也就不可能不在西面留下警戒战舰。能够从警戒战舰的眼皮子底下溜过去,肯定不是一支规模庞大的舰队。
借此,白佑彬有足够的信心认为,突围的日本战舰并不多!
此时,罗清远犯了一个错误,白佑彬也犯了一个错误。
罗清远在第二封电报中没有提到突然失去联络的那艘轻巡洋舰。按照当时的情况,罗清远大概认为那艘轻巡洋舰没有被日本战舰击沉,应该是负伤,或者通信设备出了故障,电报才会突然中断。毕竟,任何战舰沉没都是一个过程,发送电报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当然,如果日本战舰的运气很好,还是有几乎一炮轰掉通信天线,或者打中通信室。问题是,这样的几率非常小。
另外,罗清远在第二封电报中明确提到,第11舰队继续监视日本联合舰队。
也就是说,第11舰队不会立即南下支援第12舰队。并不是说罗清远的这个决策有问题,当时高野恐怕正希望第11舰队离开相模湾,然后联合舰队趁势杀出来。问题是,罗清远的这个决定对白佑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结果,白佑彬认为溜出来的只是一支规模很小的舰队,根本不需要第11舰队出手。
如此一来,白佑彬手里有一艘主力舰,一艘重巡洋舰,六艘轻巡洋舰,十九艘驱逐舰,即便杀来的日本舰队有十多艘,甚至二十艘战舰,也不见得是第12舰队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