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天山”号仅仅只被三枚穿甲弹击中,伤亡官兵四十多人。
十一点刚过,李玉民命令“天山”号伴随受损的“台湾岛”号战列舰,在二艘轻巡洋舰的伴随下向南撤出战斗。
到此,战斗才进行了四十五分钟,主力战斗群就“损失”了三艘战列舰!
相反,日本联合舰队的六艘战列舰无一受创。
更要命的是,日本联合舰队占据了有利位置,而且早以拉开了队列,做好了决战的准备。相反,李玉民还在忙着收拾“混乱不堪”的舰队。
另外,完成了鱼雷攻击的日本驱逐舰正在忙着装填鱼雷,准备再次冲锋。
如果李玉民不能及时调整好战列舰的队列,并且设法对付日本第三舰队与第四舰队,他将难以在这场海战中获得主动权。
说白了,战斗打到这个时候,李玉民已经“输”了。
三艘战列舰一沉两伤,而主力战斗群不但没有击沉击伤日本的战列舰,连日本的驱逐舰都没有击沉一艘。之前,主力舰队拥有的兵力优势已经不再明显。而且,双方主炮的对比变成了五十六比六十四,主力舰队失去了火力优势!
第十四章 致命误判
舰队北上的时候,祖寿清“霸占”了海图桌,一直在海图上推演战斗经过。
白佑彬也在做着“本职”工作,即根据陆续收到的战报,判断主力战斗群与日本联合舰队的情况,为快速战斗群内的战舰安排具体的交战任务。因为北面的战斗没有结束,快速战斗群也不可能立即赶到战场,所以战况随时可能出现变化,交战安排也就得随时做出挑战,白佑彬没有急着将相关的命令传达下去。
当然,此时此刻,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前方的战斗情况。
通信部门的军官也是竭尽全力,尽量截获各艘战舰发出的电报。只是,各舰队采用的密码并不一样(这是帝国海军独有的,主要就是为了避免密码泄露导致舰队通信内容被敌人截获,同时也增加了舰队间联络的难度),所以通信军官只能力所能及的破译一部分电文,而不可能真正掌握主力战斗群各艘战舰的实际情况。
十一点五十分,“黄河”号发出了第四封比较完整的战报。
收到这封战报时,不但白佑彬大吃一惊,就连“专心致志”推敲战斗,对战报不太感兴趣的祖寿清都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