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别说白佑彬,就连“太祖”号的舰长罗清远准将都只能执行命令,而不能提出质疑,更不能提出反对意见。
按照帝国海军的交战条令,在战斗中,舰队司令官拥有最高决策权。
也就是说,即便有疑问,即便有反对意见,也只能等到战斗结束的时候才能提出来,而不能在战斗中,因为疑问与意见而拒绝执行舰队司令官的命令。
这一条令,即便在数十年之后的今天都没有改变。
跟随“太宗”号转向的时候,“太祖”号的主炮不得不再次停止炮击,白佑彬也只能下令,重新测量设计参数。
也就在这个时候,祖寿清下达了第二道存在严重争议的命令。
向一号目标舰开火!
用三艘战列舰的主炮集中轰击注定逃不掉的“金刚”号,这确实让人难以理解。
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舰队司令官一般不会干预战舰的炮战,更很少指挥旗舰之外的战舰炮击目标。如果舰队司令官什么都管,什么都能管,还需要舰长,枪炮长这些具有明确职务的军官吗?
当时,白佑彬选择的是三号目标舰,也就是小泽治三郎的新旗舰:“雾岛”号战列舰。
别说了望员,就连白佑彬都看了出来,三号目标舰是日本舰队的新旗舰。打击旗舰,绝对是炮战中最优先的任务之一。
说白了,旗舰就是舰队的“大脑”与“中枢神经”,只要打瘫了旗舰,再强大的舰队都将陷入,至少将暂时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从而任由对手宰割。
只是,作为“太祖”号的枪炮长,白佑彬根本不能违抗舰队司令官的命令。
也就在白佑彬再次下令测量炮击参数,并且让三座主炮炮塔的枪炮军官将目标确定为“金刚”号战列舰的时候,“雾岛”号战列舰上的小泽治三郎已经嗅到了那微乎其微的机会,看到了那极为暗淡的希望之光。
在大明帝国海军快速战斗群突然转向的时候,小泽治三郎就有所预感。
只是,当时他担心对手会不顾一切的扑上来,用最快的方式结束战斗,从而让两艘有机会逃走的战列舰失去生还的机会。毕竟,“皇帝”级战列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快速战列舰”,不但火力凶猛,而且装甲坚固,十四英寸穿甲弹不一定啃得动。相反,“金刚”级只是名义上的“快速战列舰”,除了速度之外,防护根本达不到战列舰的标准,主炮也比“后条约时代”的战列舰小了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