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处于战争“后遗症”期间的欧洲国家开始好转。
只不过,当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美国。
明历四百八十七年(公元1855年),美国向独立不久的墨西哥宣战。一年后,墨西哥战败投降,以战争赔款的方式,将现在的加利福尼亚州,新墨西哥周,亚利桑那州,以及得克萨斯州一部分割让给美国。
面对美国的扩张,大明帝国不但没有向墨西哥(当时,在墨西哥占主导地位的是帝国移民的后代)伸出援手,而是作壁上观。
说白了,帝国也没有能力支持墨西哥,更不希望与美国开战。
也许,欧洲国家正梦想着帝国与美国开战呢。
尝到甜头之后,美国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变本加厉的推行扩张政策,甚至一度提出,美洲为美国后院的概念。
只是,当时不管是大明帝国,还是欧洲列强,都无力与美国抗衡。
或者说,不想与美国敌对。
如此一来,美国获得了其他国家从来没有得到过的历史机遇。
当然,“倒霉”的不仅仅只有大明帝国,还有欧洲国家。
到明历五百三十年(公元1898年),也就是“美西战争”爆发的时候,美国已经成为了西半球最强大的国家,并且在实际上成为了美洲霸主。
通过“美西战争”,美国不但占领了仍然在西班牙控制之下的古巴,还一举夺取了西班牙在加勒比海地区的霸权地位。同时,美国的影响力扩大到了太平洋地区,对大明帝国构成了实质性威胁。
此时,大明帝国已经恢复元气,并且具备了重新发动战争的能力。
问题是,欧洲国家也恢复了元气,甚至实力大涨。连欧洲国家都没有帮助西班牙对付美国,大明帝国有什么理由为西班牙出头?
“靖绥政策”的结果只是更大的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