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页

巨浪[校对版] 闪烁 1200 字 2022-10-20

明历二百零三年的时候,帝国人口中,农民仍然占到了七成以上。到明历二百四十一年的时候,农民只占到了帝国总人口的四成。

当然,对失去土地的农民来说,他们并不一定获得了幸福。

四十年间,帝国最为流行的就是“圈地运动”。

随着纺织业,特别是毛纺业的飞速发展,帝国工厂对羊毛,棉花等农作物的需求量急剧增加。除了通过海外掠夺获得部分资源之外,绝大部分资源仍然需要从帝国内部获取。为了生产更多的羊毛与棉花,大量开明地主收回了土地,并且通过巧取豪夺等各种方式圈占小农的耕地。

到明历二百五十年的时候,帝国的农场与牧场占地面积从明历二百零三年的一亿二千万亩扩大到了四亿七千五百万亩!

伴随着“圈地运动”的还有“科技革命”。

“科技”是从欧洲引进的新词汇,是科学与技术的合称。

之前,帝国资本家重视的只是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而不是探索技术背后本源的科学。随着东西方交流的扩大,西方文艺复兴思想的传入,越来越多的资本家意识到了技术本源的重要性,并且加强了对科学研究的投入。

四十年间,随着科技进步,帝国在最重要的纺织、冶炼、船舶等工业方面的生产效率提高了至少五到十倍。同时,广泛推行的农场式经营模式,也使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了数倍,从而基本上满足了帝国的粮食需求。

伴随着技术进步,是资本家越来越开阔的眼界,以及越来越高的政治要求。

这其中,张居正推行的政治改革产生了非常大的诱导作用。

自从议政院改革后,就有人提出了设立单独的司法机构,以此更加全面的约束内阁府,并且对议政院形成制约。

只是,当时张居正德高望重,且清廉自律,由他领导的内阁府的腐败问题并不严重。

设立独立司法机构的设想并没有成为现实,只是越来越多的被资本家所议论,并且成为了资产阶级最强大的诉求。

这些,都为帝国后来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系打下了思想与民意基础。

只不过,对正在高速发展的大明帝国来说,在明历二百五十年(公元1618年)之前,最大的威胁并不是来自国内,而是来自国外,来自已经平静了近两百年的北疆。

似乎老天爷要考验大明帝国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