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页

巨浪[校对版] 闪烁 1359 字 2022-10-20

同样的,欧洲的船队在大西洋上往返一趟,也需要一年多的时间。

如此一来,战争的结果只会是两败俱伤。最终能够解决问题的还是停战谈判。

签署了《共同开发条约》之后,“大陆西北战争”草草结束。

从某个角度上讲,《共同开发条约》是大明帝国与欧洲国家共同制订的第一份“行为准则”。

按照该条约,双方都有权开发与利用美洲大陆上的资源。

更重要的是,条约明确规定了“谁发现,谁获取”的基本原则。这同时也是鼓励探险,鼓励开拓的条款。

条约生效后的半个世纪之内,在利益与国内战乱的驱使之下,先后有五十余万名帝国臣民移居美洲大陆,并且在大陆上建立了数十个据点。包括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在内的,现美国西海岸西部的主要城市在当时已经初具规模。

同时,整船整船的金银珠宝被运回帝国。按照最保守的估计,除了帝国第二次内战期间没有明确官方统计的那几年,五十年间,帝国从美洲大陆运回了五百余吨黄金,上万吨白银,以及不计其数的珠宝。

同样的,来自欧洲的殖民者干得并不比大明帝国的殖民者差。

到明历一百九十五年(公元1563年)时,已经有五十万欧洲移民到达美洲大陆,在美洲大陆西海岸建立了上百个据点,并且繁衍出了一百五十万第二代与第三代移民。同期,以葡萄牙,西班牙为首的欧洲国家一共从美洲大陆运回了上千吨黄金,以及近两万吨白银!

在此期间,真正蒙受苦难的是美洲大陆上的土著。

五十年间,被帝国称为“棕人”,被西方称为“印第安人”的美洲土著居民锐减七成以上,其中至少一半死于殖民者的刀枪之下。另外,殖民者带来的天花,霍乱等病毒也成为了大肆屠杀土著居民的帮凶。

毫无疑问,为了土地,为了金银财宝,为了生存空间,殖民者不会在乎土著的命运。

也就在东西方世界大肆开发美洲大陆的时候,大明帝国爆发了第二次内战,即历史上的“立宪战争”。

明历一百五十三年(公元1521年),武宗驾崩。

历史在这个时候跟大明帝国开了个“玩笑”,并且引导大明帝国走向了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