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3页

国士[校对版] 衣山尽 1455 字 2022-10-20

何刚这人是个典型的明朝军官,也是非常贪婪的。他的忠贯营只有士卒一千,剩余三千五百人的军饷都被他和刘肇基给分了。

后来,国家财政破产,再没有军饷一说,再加上史首辅盯得紧,这才在前一阵子胡乱地拉了几千老弱病残的充实到军中吃粮。这样的部队,能有战斗力才怪。

所以,部队出城行军不到一天,五千忠贯营就跑了一千多人。

次日,又散了好几百。

到最后,史可法和就何刚手下只剩三千来人。这三千来人才是忠贯营的可战之兵、骨干。当然,战斗力还是极弱的。

这事也是孙元后来才知道的,不觉感叹一声:真是大浪淘沙啊!

出发了一天,快马追了上来,带来余祥的飞鸽传书。

看了余祥的信,孙元才将朝廷招抚左良玉余部一事的来龙去脉弄得清楚。

原来,就在孙元入宫诏对之后的次日,皇帝就秘密地将一个太监派出京城,前放安庆颁旨。圣旨上大概的意思是:如果宁南侯就次罢兵,朝廷将赦免他和部将,并让左军在安庆安置,不用回武昌去了。同时,还封赏了左梦庚和惠登相等一应军中将领。

圣旨上还说,如果左部不接受朝廷招抚。不日,庐凤军和宁乡军将南下征剿,休要自误云云。

胡萝卜之后,还得加上一根大棒。

与此同时,钱谦益手下的人还在不住上疏,挑起争议,要求朝廷招抚左良玉部。

如果是在以前,马士英和阮大铖等人早就开始强烈的反击了。可说来也怪,他们竟然没有任何动作。

钱谦益手下所上的折子,弘光皇帝都是留中不发,没有任何意见。

不表态也是一种态度,这极大的鼓舞了在朝东林党人和在野的复社诸生的士气。于是,上折子的大臣更多,留都舆论中,要求朝廷招抚左良玉的声音也是一浪高过一浪。在他们口中,左良玉不但不是叛贼,反成为一公忠体国的大忠臣,堪于周公媲美。

好想朝廷如果不招抚左良玉这个大忠臣,那就是心中有鬼,那就是干了一件混账事。